加大版的陽台、處處可見的遮陽立面、挑簷,都是為了減少熱氣進入室內的深遮陽效果;在透天厝垂直動線的樓梯間旁,留有天井,並於屋頂開設頂側窗,讓空氣自然對流;外觀上採深褐色格柵配合岩面磚石,傳達大寮區務農的在地特色,代表著高雄建築景觀正在蛻變的高雄厝1號,一登場即銷售一空,而這項為推動高雄工業城市轉型、建築環境改造為主的「永續建築環境改造行動計畫」,同時也獲得國際肯定,贏得2013聯合國國際宜居城市銀獎,讓高雄在國際的城市間大大露臉。
綠建築自治條例落實減碳防災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持續增加,回應氣候變遷的趨勢,改善鐵皮屋林立的不佳景觀,高雄市政府提出「永續建築環境改造行動計畫」,希望經由實質獎勵、依法創能等提升景觀建築的永續性及文化性作法,來蛻變高雄整體市容景觀與建築內涵。這項計畫內容包含有高雄厝、綠建築、太陽能光電、空地綠美化以及建築健康診斷等。
未來在高雄市的公有建築或公共設施用地,你將可以看得到雨水貯集槽、電動車充電設施、自行車位與淋浴空間等多項綠建築與綠生活設施。為達減碳防災的綠色城市,整合高雄市都市氣候條件(高溫、高濕、日照充足等),因應高雄建築環境議題(隔熱、都市熱島效應、暴雨防洪等),高雄市訂定較中央法規更高的減碳標準的綠建築規定,負責此行動計畫的樹德科技大學李彥頤教授說到,高雄市已成為領先五都、全國首創的先驅者角色。
「微滯洪池」概念大幅改善高雄都會區淹水情形
推動設置防洪雨水貯集槽,以便發揮建築基地收納自身雨水的「微滯洪池」概念,以100年的案量估計,若推動雨水貯集槽和屋頂綠化的防洪效益,每年可新增約10萬噸的雨水貯集量,相當於每年增加1座本和里滯洪池處理量,可大幅改善高雄都會區淹水情形。
為了提高建商配合設置綠建築設施的意願,李彥頤教授也提到自治條例中訂有相關的獎勵補助措施及授權,例如:綠建築申請建照減收規費之規定,市府編列預算補助民間綠建築工程,獎勵建築物設置深陽臺及屋頂綠化、綠建築相關設施免申請雜項執照之法源等。以積極的作為落實節能減碳的目標。
屋頂太陽能光電板發亮
雖然太陽能光電板的造價較高,但透過經濟部能源局與台電簽訂的躉購電價機制,以及市府的補助計畫,申裝的民眾可縮短回收時間,進一步提升申裝意願。民眾更可透過銀行貸款來申設,不用全額自掏腰包出資裝設,且貸款利率低,而發電躉售金額每月可以完全自償貸款本金與利息,不須額外出錢償還,每月固定還有一筆額外收入。目前也有社區申請太陽能光電板的設置,社區民眾將發電躉售的金額作為社區基金,減少公共費用的支出。
太陽能光電板的裝置,替代鐵皮屋頂減少違建情形,高雄的天際線將因此改觀。市府也積極制訂「高雄市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設施辦法」,透由法令可以有效率的引導民眾於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設施。
綠屋頂還可以是農園
除了太陽能光電板能改善高雄空中地景外,綠屋頂也具有此效益,尤其是改善都市熱島現象,創造跳島式生物棲地,並吸納延緩強降雨的災害影響。據研究,四平方米的綠屋頂可以產生一噸冷氣的冷卻效果,創造自然的綠能,而屋頂綠化只要有30公分厚的薄層綠化介質,即可讓降雨滯留15~30分鐘,發揮建築屋頂集水暫存功能,並創見一番空中好風景。
無論是富有藝術感的美術館綠屋頂,還是捷運站旁的新興分局,綠屋頂不再是口號,尤其三民區行政中心還結合太陽能光電設施形成「光電農園」,供里民種植蔬果,共同維護。
不論是高雄厝、綠屋頂還是屋頂的太陽能光電板,可謂創造建築景觀新風貌,如何讓民眾能夠接受新概念從而行動,李彥頤教授表示,期盼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或民間團體來參與高雄市建築環境的改造,他認為,不用包含所有的項目,可以逐項融入自己的生活中,為永續建築環境改造行動計畫創造更多的可能。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廣告】
高雄厝:位於大寮的第一批代表高雄新建築改造運動的高雄厝1號。
高雄市的公務機關、學校逐漸投入綠屋頂的行列
美術館屋頂綠化完工照片全景:美術館的綠屋頂面積大,成果也顯著。
負責「永續建築環境改造行動計畫」中主要部份的樹德科技大學李彥頤教授,期盼更多人投入高雄市建築環境改造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