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是個海洋城市,海岸線的景觀維護及美化,牽繫著這個城市獨具的魅力與容顏。一旦海岸被嚴重侵蝕,對高雄而言,無異將是一場難以挽救的浩劫,而高雄人在這幾年來,就上演了一場與天爭地,搶救旗津海岸的大作戰,並以特殊的工法和堅韌的毅力,贏得國際宜居城市獎的金牌獎,不僅為城市增添榮耀,也為高雄市民提供了更多良好的親水遊憩空間,並創造港都的獨特魅力。

旗津位於高雄市西南邊,因獨特的地理背景成就了豐富的海洋觀光資源,然而,近年來因氣候及環境變遷,旗津海岸線急遽退縮,砂灘面積也不斷流失,為搶救瀕危的珍貴海岸,高雄市政府積極籌辦「旗津海岸線保護計畫」,自風車公園至海水浴場全長約3.6公里的海岸線範圍內,佈置了8座離岸潛堤、1座離岸堤、2座人工灣澳潛堤,以及112萬方人工養灘。在第一線參與的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土施科的正工程司陳聖杰表示,這個計畫最主要目的,是要回復旗津往日寬廣、遼闊砂灘的景象,計畫採用序列離岸潛堤配合人工養灘的複合方式進行,隱蔽於海面下的潛堤結構,可有效降低波浪對海岸的直接衝擊,且不影響自然海岸的視覺景觀,人工養灘範圍則將海岸線向外延伸20至50公尺,是國內海岸保護工法之首例,極具有指標性意義。

市長陳菊在出席完工典禮暨淨灘活動時表示,在中央政府針對國土保育尚未有權責單位前,市府自行編列7億經費,來改善旗津日漸流失的海岸侵蝕,雖對地方財政造成很大的負擔,但隨著旗津海岸線保護計畫的完工,保障了民眾生命財產,也更增加遊客觀光戲水的休閒空間,一切都是值得的!此次獲獎,不僅是高雄的榮耀,也是台灣的驕傲!因此她也期待日後中央更加正視海岸線侵蝕與國土流失的問題。

--------------------------------------------------------------------------------

[第一線人員甘苦談]

回想這項工程施工過程,陳聖杰表示,工程在100年10月31日開工,101年6月還因泰利颱風影響,抽砂船因風浪過大翻覆,後續相關海上作業故延遲至101年10月後始再展開。實際海上施工時程自101年10月至102年4月底,在約7個月的施工時間要完成11207顆消波塊的吊放,所以整個工程共設置3處臨時碼頭,尖峰期間計動員拋石船2艘、拖船2艘、修坡整坡平台船4艘,大型平台船(搭載吊車)2艘、消波塊運補平台船3艘、抽砂船2艘,是當時南部地區最大規模船隻施工之工程。承包廠商為積極趕工,提出替代方案打設鋼便橋採陸上工法進行北離岸堤之施工,並自行吸收鋼便橋打設費用,在海上、陸上積極趕工情形下,才能達成在102年年中完工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旗津海岸保護計畫完成後,提供安全而廣闊之海域與沙灘,讓市民及遊客無論是散步於沙灘上觀賞高雄港大船入港、美麗夕陽,抑或是在沙灘上玩耍、接觸大海,看到市民臉上的笑容,且獲得國際宜居城市獎的金牌獎的肯定,一切的辛勞也都變成燦爛的微笑了!

--------------------------------------------------------------------------------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廣告】

海水浴場完工前後   

海岸公園岸邊養灘前後成果   

工務局新工處土施科正工程司陳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