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碧潭堰的水生態樂園不只是新店溪最大的魚道,還可以看20多種魚類、毛蟹洄游,堰體園區也在8月29日啟用,為碧潭風景區揭開新的篇章,也為新店溪生態復育躍進新的里程碑。
自侯友宜市長上任後,水利建設就不斷大翻轉,並以「六水」為治水目標。侯友宜感謝水利局多年來不斷的努力,將曾經礫石遍佈不見溪水的新店溪,轉化為如今水波盪漾連通至淡水河口,也打通了46年來舊堰體造成的生態廊道中斷,幫魚兒成功打造一條安全無礙洄家的路。水漾學堂開課後,市民可以參訪各個景點,體驗生態、人文教育及地方文化,讓新店溪成為無圍牆式的博物館,感受碧潭地區友善豐碩的環境資源。
碧潭堰體園區在8月29日啟用,為碧潭風景區揭開新的篇章,也為新店溪生態復育躍進新的里程碑。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水利局局長宋德仁說,自蘇迪勒颱風造成碧潭堰結構嚴重損壞,水利局即著手進行碧潭堰整建專案,新堰體以複合堰型式設計,在河道中央設置倒伏堰,兩側採固定堰銜接堤岸,利用倒伏閘門舉升最多可增加碧潭水域50公分水深,擴大休憩水域面積至14公頃,有排洪需求時,放倒倒伏閘門後可降低新店溪碧潭段溢堤風險。
碧潭堰魚道設置了觀察窗及水下監測攝影系統設施,大家可透過觀察窗親眼看到魚兒上溯,也可透過手機直播目睹即時畫面;另水下監測攝影也連動了AI魚類辨識整合系統,除供生態研究使用外,更可作為後續環境教育推動的教材,體驗過的民眾無不嘖嘖稱奇,更多民眾細數自眼前游過的魚類,無不佩服逆流而上的魚群們。
利用倒伏閘門舉升最多可增加碧潭水域50公分水深,擴大休憩水域面積至14公頃。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宋德仁指出,工程的結束是另一個篇章的開始,水利局接續展開「新店溪河廊水漾博物館」的推動,以「無圍牆」為構想,包含新店溪碧潭風景區、親情河濱公園、溪州原民文化園區及陽光運動公園等4大主題區段,透過公共營造、公私協力以及水漾學堂等行動,讓新店溪的生態、人文、景觀,以河廊自身方式呈現,實現全齡的體驗活動,並從中了解河川身世、前人奮鬥足跡與家園環境,對於日後走讀河廊、親子在河廊共學及水漾學堂現場課程,如同去參觀博物館一樣。
宋德仁表示,捷運出站步行就能到,水漾博物館沒有建物圍牆、不須買票入場,希望此地成為大家與河川生態心靈連結的場域,每一次的到訪都能收穫滿滿,一邊遊走河廊一邊體學家園故事,重溫人與河畔溫暖關係。
新店碧潭堰的水生態樂園不只是新店溪最大的魚道,還可以看20多種魚類、毛蟹洄游。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值得一提的事,位於碧潭堰下游約150公尺處有一條長約300公尺的溪中溪,是一個新的親水亮點設施,它取材來自新店溪河床的卵塊石,以人工一顆一顆將石頭堆疊排列,道法自然景觀的樣貌,有深、有淺、有急、有緩,乍看之下彷彿置身鄉野間,勾起兒時記憶中摸蜆仔兼洗褲的場景,歡迎大家一起體驗河川生命力的多元與活力。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