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雖然美國總統週二與中國方面達成了一份內容廣泛的合作框架協議。但這份協議公佈之時﹐美中兩國在人權和經濟政策上的摩擦似乎正在日益增多。

當前熱搜:行政院會明將拍板「婚育宅」政策 預計明年1月1日實施

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定於週三結束訪華行程﹐對奧巴馬來說﹐訪華的結果好壞參半。白宮助手們說﹐奧巴馬把中國視為美國在應對全球最棘手的問題上最重要的伙伴。美國和中國比任何其他國家消費的能源和釋放的溫室氣體都要多。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其地理位置也與朝鮮接壤﹐決定了在應對伊朗和朝鮮半島的核僵局問題上﹐中國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同時﹐中國還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也是全球經濟復蘇的引擎﹐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把兩國經濟聯繫在一起。

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政治教授包瑞嘉(Richard Baum)說﹐這是自相矛盾的。他說,歐馬兩人會見記者的情況完全證實了我們對兩位領導人會晤的較低期望。他說,當我看到聯合聲明的時候﹐我說﹐等一下﹐我們說的是同一個活動嗎?他認為,這份聯合聲明是20年來簽署的涉及領域最廣的文件﹐或許也是有史以來最廣泛的。

奧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聲明中羅列出一長串的合作領域﹐這是兩國在列舉雙方利益方面作出的最雄心勃勃的努力之一。合作從幫助全球經濟復蘇、應對氣候變化等雙方共同關心的一般性領域﹐到切實的計劃﹐比如擴大民航航運量﹐增強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合作研究﹐以及把在華美國留學生數量增加5倍。

這種一分為二的觀點也反映在美國官員自己對訪華之行的描述上。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東亞政策高級主管巴德爾(Jeffrey Bader)說﹐奧巴馬此行是成功的﹐不過說這只是重要的第一步。

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為奧巴馬訪華之行的不足進行辯護﹐特別是中國沒能廣泛宣傳或報導奧巴馬在上海與學生的面對面活動。洪博培說﹐在中國這個擁有3.5億互聯網用戶和7,000萬博主的國家﹐奧巴馬所說的話將迅速傳播開來、引起反響。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Robert Gibbs)說﹐奧巴馬和他的助手們並沒有期望在將將兩天半的中國之行中﹐問題會迎刃而解﹐一切都會改變。他還說﹐我們明白我們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下是華爾街日報記者整理出來的中美兩國領袖高峰會的成果和遺憾

*****美中兩國同意:

擴大民航合作

加大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共同研究力度

加強軍事聯繫和執法合作

增加美國在華留學生的數量

*****美中兩國未解決的分歧點:

美國對中國產輪胎和鋼管等產品加徵的關稅

對待中國少數民族的問題

中國的互聯網自由問題

北京和達賴喇嘛的對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