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周表示,他預期一旦明年五月能換上一位新的聯準會主席,屆時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將能大幅下降。但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財經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發文指出,鑑於聯準會內部對今年 12 月延續降息的反彈聲浪日益高漲,川普可能難以如願。
蒂米羅斯認為,無論現任的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 12 月是否降息,聯準會面臨的內部(反對在 12 月降息)阻力,都將超出他在位將近八年來的任何決定。這種分歧可能會持續至明年,即便主席換人做,也無法保證能降息更多。「有些聲音擔心,川普非但不會接受這樣的結果,還可能採取更強硬的措施,來削弱聯準會的獨立性,以確保利率走低。」
現正最夯:管仁健觀點》丞琳別哭!你不孤單,台灣人也都很怕你的聲音
聯準會「共識決」恐破滅
蒂米羅斯指出,先前 30 多年來,聯準會主席一直尋求在利率決策上儘可能地採取「共識決」,從未發生過僅以「些微多數通過」利率決策的情況。現在,無論鮑爾選擇按兵不動還是降息,12 月可能會出現 3 票或更多反對票的可能性。
「這感覺像是為 2026 年進行一次彩排」,曾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高級主管,現於投銀 Evercore ISI 擔任全球政策副主席的古哈(Krishna Guha)說。這種分歧預示著,聯準會未來可能出現一種局面:利率政策將以簡單多數決來決定——這在人們記憶中基本上前所未有;且川普提名的主席將並非能按自己的意願行事。「現在看到該流程(共識決)似乎在瓦解,我們面臨的風險是,明年委員會內部恐出現深度分裂。」
現正最夯:日經:日本不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 若武統聯合公報前提就崩潰
聯準會的決策須獲得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12 名成員的多數同意。該委員會包括 7 名由美國總統提名的聯準會理,其他 5 名分別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外加 11 位各地區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中的 4 人輪替,共19 名官員都參加政策會議。
今年九月,在 FOMC 19 名官員中,些微多數預計在今年最後 3 次會議上將實施降息。聯準會已九月、十月均實施 0.25 個百分點的降息,將其利率目標區間設定在 3.75%~4%。但有一股相當大的勢力(主要是地方聯儲行長)明確表示反對 12 月展開降息。主因是關鍵經濟數據因政府停擺而無法獲得,官員們缺乏通常有助於消除分歧的常規資訊。
Fed 12 月能順利降息?
鮑爾在十月會議後曾暗示,再次降息並非板上釘釘。同僚們的公開發言很快強化了這點。市場開始認為降息與否的概率對半開。上周五,市場風向轉為預計將實施降息,因鮑爾的盟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威廉斯(John Williams)發表了支持降息言論。
蒂米羅斯認為,官員們之所以意見不一,很大程度上是因川普的貿易和移民政策似乎正在削弱就業增長的同時推高物價。聯準會很難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先前,為因應就業市場風險而 2 次降息後,一些官員希望看到更多「就業情況惡化」或「通膨降溫」的證據,再進一步降息。有官員擔心美國的通膨率將更近 3%,而非聯準會的「2%」目標,並預計明年美國經濟將保持穩健。
「若聯準會在 12 月如期降息,很大程度上可能是,鮑爾憑藉上任八年來所建立共識的經驗,說服一些同事擱置他們的保留意見。」蒂米羅斯指出,或許有人強烈反對降息,或許也有人不願正式表達反對,勉強跟隨多數投下贊成票。有鑑於此,除非經濟正在惡化,否則更換鮑爾並不會讓明年降息變得更容易。
自 1993 年以來,只有五次會議出現過 3 人已上抱持異議,最近一次是在 2019 年。自 1992 年以來,聯準會會議從未出現過 4 人持異議的情況。
川普會如何反擊 Fed?
蒂米羅斯指出,有聯準會資深人士擔心,若川普或新任主席認定在更換鮑爾後,無法讓利率下降地夠低,他們可能會更不加掩飾地採取強硬手段。像是一旦川普在聯準會 7 名理事中提名超過多數,這些人就能以任何理由罷免任何一位 12 位地方聯儲行長。
先前,川普已在尋求試圖庫克(Lisa Cook),因其涉嫌有不當的財務行為。儘管庫克表示,這些指控毫無根據,且暫時成功抵擋了罷免行動。美國最高法院定於明年一月審議她是否能繼續留任。裁決若對川普有利,將使替換其他理事變得更容易。
此外,蒂米羅斯提到,新任主席還可能掏空聯準會的核心經濟工作團隊,該團隊負責一套嚴謹、獨立且非政治性的預測流程。上周三,川普公開敦促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搞定鮑爾」以降低利率,並開玩笑說:「若聯準會不降息,我會怪罪貝森特,史考特唯一會搞砸的就是聯準會」,儘管當初鮑爾在 2018 年出任聯準會主席是由川普提名的。
川普加大對聯準會的攻擊力度之際,政府官員和盟友們已表示,「帶有政治目的的是聯準會而非川普」的觀點,將為全面內部清洗提供理由。先前承諾不對未來利率做評論的貝森特改變了立場,在最近的電視採訪中發表了更尖銳的利率制定建議。
幾位呼聲較高有望接替鮑爾的人選暗示,聯準會已變得政治化:前聯準會理事沃什(Kevin Warsh)今年夏天表示,聯準會需要「政權更迭」,這「意味著新的政策……也意味著新的人事。」
另一位人選是川普的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本月他在華府經濟俱樂部表示,自己「看到了聯準會人思維方式的好與壞——其中有很多壞的方面」;此外,九月被提名為聯準會理事的米蘭(Stephen Miran)在去年與其他人合著一篇文章稱,更多異議將有助於對抗「有害的群體思維」。米蘭在前兩次利率會議上都主張大幅度降息。
另一名接棒熱門人選的沃勒(Christopher Waller)今年在兩次會議也表達異議。他認為,一定程度的異議是健康的,但聯準會會避免表決票數差距極小的情況,廣泛的共識能帶來更清晰、一致的決策。但他上周表示,「若票數真的到了 7:5,那麼下次會議上只要有一個人改變立場,整個軌跡就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