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政府官員稍早勸告英國當局,使用中國技術可能會對供應鏈安全帶來致命危害,應全面禁止中國企業參與關鍵建設。
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美方官員以軍事基地為例,指出無論要塞防護多麼嚴密,還是要用到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每一個牽扯到公共建設的民間企業與私人營運,都遭到中國鎖定。」
現正最夯:管仁健觀點》丞琳別哭!你不孤單,台灣人也都很怕你的聲音
該報導指出,英國晚近因當局未能將中國定位為「威脅」,導致司法難以訴究中國間諜,已經引起極大波瀾。英國人也已警覺,許多與北京當局勾結的企業,目前持有被認為對英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資產的股份。中國企業在大學、鋼鐵業和希思羅機場投入巨資。身為英國首都倫敦的主要國際機場,希思羅機場 10% 的股份被北京投資人掌握在手中。
美國官員指出,北京參與「任何關鍵基礎設施供應鏈環節,都需要受到極其嚴格的審查,且必須在零信任的環境下運作」。「這簡直就是對安全保障的威脅。」
批評人士指責,英國工黨政府將貿易關係置於國家安全之上。倫敦當局預計在幾周內批准中國設立新「超級大使館」的申請。據《每日電訊報》了解,此舉可能引發曠日持久的法律訴訟。白宮先前曾表示,對北京計劃在皇家鑄幣廠附近興建新大使館深表關切,因為該地點緊鄰關鍵通訊電纜。
當前熱搜:日經:日本不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 若武統聯合公報前提就崩潰
此外,由於擔心收購泰晤士水力公司(Thames Water)實際上會賦予中國「切斷供水」的能力,英國內閣官員也盡可能阻止中國收購該公司。
川普政府官員周一(24 日)警告稱,中國是「一個咄咄逼人且能力強大的對手,尤其是在資訊情報方面。」他們補充說,在華府看來,西方面臨的最大網路威脅「絕對」來自北京。
這位官員補充說:「中國是最有能力的,也是在這個領域最具侵略性的。」他指出,中國的資源和能力規模超過了俄羅斯、伊朗或其他敵對國家。「中國是最有能力的,也是在這個領域最具侵略性的。」
美方官員指出,最近最「惡劣」的例子是中國政府支持的兩次行動——代號分別為「鹽颱風」(Salt Typhoon)和「伏特颱風」(Volt Typhoon)——據信這兩次行動已經滲透到美國為數可觀的關鍵基礎設施中。
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前網路安全主管馬丁(Ciaran Martin) 今年稍早也強調,北京的能力「轉型」是十多年來西方面臨的網路威脅的最重要轉變。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在英國的投資總額約為 43 億英鎊(約新台幣 1,771.5 億元),但考慮到一些與北京有關聯的公司的所有權結構不透明,估計總額要高得多。
英國政府通訊總部前負責人弗萊明爵士(Sir Jeremy Fleming)指出,英國在科學和技術領域等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太過開放允許進入。
報導指出,英國網路安全官員正與美國同行及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內的「五眼聯盟」其他成員密切合作,以提高關鍵資產的韌性。但隨著威脅規模的不斷擴大,華府方面認為,需採取更「積極主動」的策略來「集體反擊」。這位高級官員指出:「僅僅依靠防禦是行不通的。」
至於川普政府是否擔憂英國系統的漏洞時,美方官員的回應是:「我擔憂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我擔憂英國的關鍵基礎設施,我擔憂所有影響人們生活的關鍵基礎設施」;「我們的安全保障息息相關。許多為你們的關鍵基礎設施提供服務的公司也為我們提供服務,或者本身就是美國公司。」
中國大使館則表示,中國政府「一貫要求在海外經營的中國企業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