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中國動員大批民用船舶投入兩棲登陸演習,衛星影像顯示貨船與滾裝渡輪直接在海灘卸載車輛,疑似正培育一支民用影子艦隊,演習於 8 月 17 日至 23 日間在廣東與界盛海灘一帶密集進行,多名台美軍事專家指出,這些畫面代表中國正推進具體的侵台準備。
《路透社》運用船舶追蹤數據與衛星影像,觀察到 12 艘民船於 8 月 17 日夜間陸續接近廣東沿岸,一艘貨船抵近海灘後發出信號,其餘船隻於六小時內相繼到達。隔日清晨,多艘貨船駛向沙灘並直接以自備坡道卸載車輛,影像中可見數輛車輛已停放在沙地,這些船隻不需港口即可卸載貨物,使其在登陸作戰中具高度彈性。
現正最夯:美軍近期頻繁往返與那國島 可運送物資到台灣、阻卻解放軍活動

西側海域同時出現四艘船隻,與 2020 年代初曾短暫曝光、後被指疑有技術問題的自行式臨時碼頭系統相符,影像底部則看到疑似兩棲突擊車駛向岸邊,與過往自滾裝渡輪部署兵力的模式相同。據路透比對影像, 8 月 23 日下午所見,共至少 330 輛車輛出現在海灘及附近區域。
11 天後,習近平於北京主持紀念抗戰勝利 80 周年閱兵,檢閱兩棲突擊車等武器,雖未提及台灣,但控制台灣仍是北京核心目標,中國外交部強調台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力干涉;而台灣方面,國防部長顧立雄先前表示,持續監控中國滾裝船(roll-on/roll-off vessels)的軍事用途並已擬定因應計畫。

多名軍事專家指出,中國徵召民船的方式較前幾年更接近實戰,一名長期研究中國艦隊的美國前潛艦軍官表示,貨船直接在海灘卸載車輛是重大進展,代表第一波可投入更多重型車輛。中國龐大的造船產業生產大量甲板貨船,部分售價不到 300 萬美元,並於演習前集中在台州造船廠周邊。
全站首選:管仁健觀點》想我的書友筆友和酒肉朋友
今年夏天路透追蹤百餘艘曾參與演習或屬常態投入軍用的民船,依台美專家分析,使用大量小型民船可在更多位置實施登陸,並擾亂台灣防禦部署,前台灣參謀總長李喜明認為,衛星影像呈現中國正發展由民間支援的小型兩棲登陸艇,使多點小規模登陸成為可能。

此外,演習中再度出現舊型浮動碼頭,供大型貨船與渡輪靠泊,加速卸載補給,專家指出,此系統是為因應初期無法取得台灣港口或港口遭破壞的情況。影像顯示該系統於 3.5 小時內完成組裝與拆解,但天候與海象仍可能造成延誤。

部分台灣官員則認為,中國在實戰中使用大量民船幾乎無法避免遭擊沉,因此此次演習可能具有心理威嚇與認知作戰目的,中國軍事理論重視奇襲,多位專家指出,中國可能以軍演掩護突襲,以縮短台灣與其盟友反應時間。路透觀察到, 8 月演習結束後, 12 艘民船迅速離開界盛海灘附近海域,之後恢復民航航線。
中國疑似培養一支民用影子艦隊協助奪取台灣。 圖:達志影像/ 路透社
被認為屬於軍民兩用(Dual-use)的中國科學考察船,正於印度洋海底進行日益增長的全面調查。 圖:取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