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蔡英文訪德行程密集,昨天到柏林多個重要遺址參觀,並走進柏林邦議會與友台小組成員會面,雙方談到教育及經濟合作,蔡英文也在柏林邦議會以歷史借鑑,重申民主陣營國家合作重要性。
前總統蔡英文日前出席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隔日前往德勒斯登,了解台積電德國廠建廠進度,昨天接續參訪柏林圍牆與納粹黨衛軍總部遺址「恐怖地形圖」(Topography of Terror)博物館,由館長親自導覽,了解納粹德國的統治歷史,以及德國戰後面對大屠殺歷史的方式。
現正最夯:12月降息機率驟降! 美股道瓊暴跌近800點、台積電ADR下殺近3%
導覽期間,她專注聆聽講解,並在集中營受迫害小女孩的照片前駐足。蔡英文表示,在博物館內看到納粹時期文獻時心情沉重,同時也讚許二戰結束後德國以反省方式面對歷史。
她步出博物館時告訴記者,德國透過大量保存與整理照片與文獻,「非常用心地把歷史如實呈現給世人」,讓不同世代能從歷史記取教訓、不再犯錯,值得其他國家借鏡。
談及是否將這些觀察帶回台灣,中央社詢問蔡英文是否會把此行心得納入今年改版的政策討論平台「想想」,深化歷史教育與轉型正義公民思辨。
蔡英文回應,「我們來看看還可以再做什麼。」她也表示,若有機會,大家也可以來德國看看如何以反省、謹慎且誠實的態度面對過去。
博物館恰位於東西德交界,正門口前方留有一段圍牆遺址。蔡英文在臉書指出,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時,台灣仍未完全民主化,如今台灣已成為「百分之百的民主國家」,使她能在36年後走進德國國會並在柏林公開演說。
除了國會,蔡英文此行也走入柏林邦議會,與2022年成立的跨黨派友台小組會面。她在致詞中回顧,14年前首次造訪柏林、正投入第一次總統大選,當時未能當選,但4年後再度挑戰成功,開啟8年任期。
她說,這些年來世界變化劇烈,無論是科技發展、俄烏戰爭爆發,或全球威權勢力擴張,都讓國際政治環境變得更為複雜,民主國家因此更需要彼此緊密合作。
台灣與德國都曾歷經威權統治,今日也同樣面臨境外威權挑戰,唯有深化連結、強化團結,才能守護民主。
結束回顧歷史的一天,蔡英文在臉書展望未來表示,「在歷史面前我們都是微小的存在,但唯有謙卑與勇氣,才能做出正確而明智的選擇,讓台灣的經驗,成為推動世界前進的力量」。
柏林「恐怖地形圖」博物館展示納粹時期戰犯審判的歷史影像與文獻,記錄戰後德國司法如何追究納粹暴行責任。該館以呈現納粹警察機構運作與受害者處境聞名,是德國重要的歷史教育與轉型正義場域。 中央社
前總統蔡英文德國行適逢圍牆倒塌紀念日,參訪柏林圍牆遺址。 中央社
蔡英文在柏林邦議會會見柏林邦議會友台小組成員,對談話題涵蓋台德城市科技、教育與經濟合作,也強調民主陣營合作的重要性。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4年11月14日
柏林邦議會友台小組2022年成立,蔡英文(中)訪柏林之行在柏林邦議會議場內與友台小組共同主席呂德克(Tamara Lüdke,左四)及歐瑪(Jian Omar,右四)合影留念。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4年11月14日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