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大廠鴻海(2317)、周三(12日)舉行法說會,對於外界關注的 AI 伺服器相關訂單展望,不但緩解「AI 投資泡沫化」疑慮,並釋出明年客戶端對 AI 機櫃需求倍增,樂觀看待第四季及 2026 年的獲利表現。

此外,鴻海還針對將於 11/21 日鴻海科技日登場的展演重點,也表示將推出三大智慧平台結合 AI 技術的落地應用,包括機器人技術及場域應用願景、鴻海與客戶夥伴的技術合作落實,及鴻海的創新速度與科技領先地位。對此,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發文指出,鴻海可能會在 11/21 日當天的技術日上,宣布與 OpenAI 達成「循環融資」合作。

現正最夯:快訊》09:22宜蘭縣員山鄉發生規模4.5有感地震 最大震度宜蘭縣牛鬥、新北市汐止3級

陸行之表示,「10 月 6 日才說不知道台灣伺服器大廠會不會也在排隊等送錢/送股票來換訂單,現在怎麼感覺鴻海集團可能在11月21日的科技日,將宣布循 AMD 模式給 OpenAI 鴻海股票來換未來 3~5 年,數兆瓦(GW)AI 數據中心系統及機櫃的訂單。如果以上分析被我亂猜矇對,那還有哪些台灣 ODM 可能也會入局參加『(AI)永動機』超槓桿引擎?」

對於鴻海可能的「合作」模式,陸行之分析三點:

一、可能免費發行股票:鴻海集團很可能循「AMD 模式」,給 OpenAI 鴻海市值 8.8~17.6% 的股票,換取未來三至五年,500~1,000億美元或 1~2GW AI 資料中心系統及機櫃的訂單。

現正最夯: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支持台獨降至44.3% 創賴清德上任後新低

二、現金投資可能性不大:鴻海精密可能向 OpenAI 投資100億~200億美元(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其現金儲備約 410 億美元),以換取未來三至五年價值 500億~1,000億美元或 1~2 GW 的 AI 數據中心系統及機架間解決方案訂單。然而,鑑於鴻海目前淨現金儲備僅約 72 億美元,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

三、對供應鏈的影響:鑑於 OpenAI 計畫在未來五年內建造超過 20GW 運算能力的資料中心,我們預計這座 1~2GW 的 AI 資料中心將對鴻海的供應鏈產生積極影響,但不一定會對非鴻海精密的供應鏈產生負面影響。

陸行之補充,這種「循環融資」模式與 AMD 先前向 OpenAI 發行 1.6 億股免費認股權證(相當於每股 0.01美元成本,稀釋 10%)以換取未來四年 6GW MI450/550 GPU 訂單的模式類似。主要受此循環融資訂單的推動,AMD 在分析師日宣布,未來 3~5 年資料中心 AI 銷售額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逾 80%。

※Newtalk提醒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