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中國的中亞國家哈薩克上週成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第二任期內首個加入《亞伯拉罕協議》( the Abraham Accords)的國家。專家認為,川普提供了取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替代方案,並且也是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丁重返談判桌,結束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的一種方式。
《日經亞洲評論》稍早報導,《亞伯拉罕協議》是一項旨在實現以色列與穆斯林占多數國家關係正常化的外交倡議。先前的成員包括以色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摩洛哥和蘇丹。哈薩克的加入標誌該協議》次將範圍從中東和北非擴展到中亞。
全站首選:快訊》09:22宜蘭縣員山鄉發生規模4.5有感地震 最大震度宜蘭縣牛鬥、新北市汐止3級
與之前的成員不同,哈薩克自1992年以來一直與以色列保持外交關係。美國前駐烏茲別克大使赫布斯特(John Herbst)10日在「哈德遜研究所」(the Hudson Institute)的活動上表示,這並非將敵對關係轉變為非敵對關係,而是「將一個來自新地區的溫和伊斯蘭國家」納入和平框架。
分析師認為,這一地域上的轉變——從海灣地區轉向草原——是一項策略性舉措。它將《亞伯拉罕協議》定位為美國向俄羅斯勢力範圍投射力量的工具,並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一種替代方案。
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齊內布·里布瓦(Zineb Riboua)告訴《日經亞洲評論》,《亞伯拉罕協議》正在從中東框架擴展到全球框架。
全站首選: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支持台獨降至44.3% 創賴清德上任後新低
里布瓦說:「在此之前,美國從未找到構建一個能夠與中國的『一帶一路』相抗衡的框架的方法。這些國家希望獲得更多的貿易、更多的伙伴關係和互利共贏的舉措。《亞伯拉罕協議》可以提供這些。」
里布瓦表示,雖然美國可能無法在基礎建設方面與中國正面競爭,但美國和以色列可以在人工智慧領域引領潮流。
里布瓦指出:「雖然基礎設施對任何國家都非常重要,但未來在於技術基礎設施,尤其是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這些正是以色列和美國的優勢所在,而中國則不然。」
美國海軍研究生院里海地區專家夏弗(Brenda Shaffer)則認為,川普上週四(本月6日)在白宮接待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領袖,以及擴大《亞伯拉罕協議》的覆蓋範圍,都表明美國政府認識到歐亞大陸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
夏弗說:「與許多沉溺於歷史、文化和宗教的政府不同,川普政府看到了地緣政治格局的巨大轉變,即土耳其與亞塞拜然、哈薩克斯烏茲別克結成了一個不斷壯大的聯盟,這可能是幾個世紀以來在中亞地區制衡俄羅斯和中國的第一個力量。」
她認為,這一切並非偶然。夏弗爾這一轉變歸因於亞塞拜然在2020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中戰勝亞美尼亞,以及美國與以色烈在為期12天的戰爭期間對伊朗核設施的襲擊。她說,這些事件標誌著俄羅斯和伊朗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正在減弱。
夏弗指出,「如果你像哈薩克一樣是一個內陸國家,夾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你就必須做出正確的地緣政治決策。一個錯誤可能會讓你出局。反映了美國實力在外界眼中的形象。」
哈薩克新任駐美大使伊利亞索夫(Magzhan Ilyassov)10日在哈德遜的活動上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說,川普為中東帶來和平的努力促使哈薩克決定加入《亞伯拉罕協議》。
伊利亞索夫大使說:「告訴我,還有哪項中東倡議真正起到了作用?這才是實實在在的,」並補充說,他希望這項倡議能為其他國家樹立先例。
哈德遜的里布瓦表示,《亞伯拉罕協議》的東向戰略也是川普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丁重返談判桌,結束烏克蘭戰爭的一種方式。
里布瓦說,川普此舉意在向普丁發出訊號:俄羅斯曾經視為理所當然會聽莫斯科話的中亞國家,以及俄羅斯設有軍事基地的亞美尼亞,現在都是美國的朋友。今年8月,川普促成了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間的和平。
她說,川普此舉意在向普丁傳達:「你逃不掉的。你必須和我們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