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中戰略競爭加劇,韓國長期奉行的「安美經中」(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外交模式出現調整跡象。 11 月 1 日由韓國主辦的亞太經合組織( APEC )高峰會落幕,總統李在明在峰會期間與美國、中國及日本領導人密集互動,韓媒形容這一週是「外交迷宮超級週」。

《德國之聲》指出,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川普於慶州達成協議,雙方同意由美方協助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艦。韓方表示,計畫旨在強化對朝鮮及中國潛艇活動的偵測能力;川普則指出,相關飛彈應在美國境內製造。中國外交部回應,希望韓、美兩國行動有助於地區和平穩定。韓國進步派媒體《京鄉新聞》認為,引進核動力可能影響韓、中關係,並呼籲政府向中方充分說明政策立場。

現正最夯:9億CEO雙屍案!幕後藥頭「22歲女富二代」身分曝光

美國總統川普。 圖:翻攝自 NEXTA X 帳號(資料照)

韓國國會外交統一委員會委員金健表示,北韓核威脅升高,使發展核動力成為防衛手段之一,但相關計畫需通過美國技術審核,也可能引發中國敏感反應。他指出,韓國正嘗試推動「安美經多」模式,以美國為安全核心,同時加強與歐盟及全球南方合作,分散對中國的依賴。

前駐俄羅斯及歐盟大使李在春則表示,「安美經中」結構仍具現實意義,韓中經貿關係預料將恢復穩定。他並指出,川普邀請韓國企業赴美投資、限制資本流向中國,顯示美方在調整經濟布局。同時,韓中兩國商定穩定稀土供應鏈,韓國 74% 的稀土進口來自中國。

保守派《東亞日報》報導,美國正與澳洲、日本及英國推動「稀土聯盟」以降低對華依賴;中國則加速半導體與糧食進口多元化。《朝鮮日報》評論,韓、美達成的關稅協議象徵「安美經中」時代的終結。進步派媒體則指出,李在明與習近平在會中談及韓中經濟關係轉向「水平合作」,並就半島局勢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