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關島以南的熱帶擾動在今天(04日)凌晨發展為TD-29,未來有可能進一步增強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吳聖宇表示,這顆TD-29是一個非常麻煩的系統,並不好預報,預報資料大多認為TD-29未來可能要一路走到呂宋島附近,才會來到太平洋高壓的西端,順著高壓邊緣開始轉向,在轉向過程中有機會接近台灣附近區域,時間點可能就落在下週二到四(11-13日)之間,但對陸地影響目前還不好說。
吳聖宇表示,未來TD-29大致是受到太平洋高壓的引導往西北西到西北的方向移動,不過在過程中北邊會有一次西風短波槽(黃色粗虛線)東移的過程,這個西風短波槽今明兩天(04-05日)經過台灣以北,帶來華南雲雨帶以及北東部的降雨,然後會一路向東傳播,一直到週六(08日)來到日本東方遠海。
吳聖宇提到,在週四到週五(06-07日)西風短波槽會經過TD-29的北方,也是兩者最接近的時候,不過因為它的位置太過偏北,往南伸展的幅度也不足,雖然有機會讓太平洋高壓在TD-29北方出現弱點,不過TD-29似乎只會短暫北偏一小段之後,隨著槽線繼續東移,高壓弱點很快消失並且往西伸展增強,TD-29就再度回歸到高壓引導,繼續往呂宋島以東、台灣東南方海面靠近。
吳聖宇指出,目前的預報資料大多認為TD-29未來可能要一路走到呂宋島附近,才會來到太平洋高壓的西端,然後順著高壓邊緣開始轉向,因此在轉向過程中有機會接近台灣附近區域,時間點可能就落在下週二到四(11-13日)之間,不過轉向的位置、角度等都還有很大的變動性,因此對台灣陸地上的影響程度目前還不好說,轉得早的話,影響就比較輕微,轉得晚得話,影響就比較嚴重,可能還需要再觀察1-2天以上才能比較確定。
吳聖宇強調,TD-29未來應該會是一個不好預報的,麻煩的系統,連續第2年11月都可能有颱風影響台灣,去年是天兔(烏薩奇)颱風,今年則是可能會來了一隻鳳凰,如果有發到警報的話,那麼將是鳳凰這個名字第3次發颱風警報,前兩次分別是2008年跟2014年,2019年的鳳凰颱風其實也很接近台灣,但是在台灣東方海面北上過程很快減弱,因此沒有發布颱風警報,這個名字跟台灣很有緣,但也希望不要造成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