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今(31)日下午接見「第35屆醫療奉獻獎得獎人」,特別的是,晚年罹患失智症的醫師林芳郁也親臨現場。據了解,賴總統一到場就先向林打招呼,並致意說,「看起來很勇健、精神很好」。隨後致詞完畢來到拍照環節時,賴清德體諒到林芳郁身體不便,因此特別與林的老同學葉金川,一起前去座位區合照。由於林曾於2008年擔任行政院衛生署長,而當時賴清德擔任立委,也藉此機會對他打趣說,「我以前質詢過你耶,要原諒我哦。」據指出,現場氣氛十分溫馨。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在總統府親自接見醫療奉獻獎得主,並表達祝賀與感謝是莫大的榮幸,也代表全體國人感謝所有獲獎人在醫療領域無私的奉獻,為人民的健康提供最好的服務。

現正最夯:872架摔了482架! 終於告別「飛行棺材」 服役60年 印軍「這機」全部淘汰

賴清德指出,醫療奉獻獎的評選過程極為嚴謹,並非依據門診量或知名度評定,或頒發給名醫,而是頒發給願意在人煙罕至之處持續奉獻、超越自我的醫師或醫療服務人員,該獎項可以說是醫界的典範。他曾擔任厚生會會長並參與過醫療奉獻獎的評審工作,深知獲獎不易。因此,對每位得獎人都非常欽佩,對大家的奉獻更是由衷感激。

賴清德表示,今年獲得「團體醫療奉獻獎」的羅東聖母醫院社區醫學部,駐診地點從宜蘭北端頭城大溪漁村,到最南端南澳澳花村,醫療團隊全年無休,每天往返大同、南澳原鄉部落,夜宿海拔1,200公尺的南山衛生室待診,讓山區民眾也能獲得醫療照顧。而獲得「團體貢獻獎」的癌症希望基金會,多年來推動全台醫院設立癌症資源中心,並首創台灣癌症資源網數位平台,以資訊、教育和心理支持,減輕癌友及家庭壓力,讓台灣醫療支持系統更加完整,也為癌友帶來更多的希望與力量。

賴清德並指出,今年「個人特殊貢獻獎」得主林芳郁醫師是台灣心臟外科重要先驅,除積極推動公平手術機會分配制度,維護弱勢權益,也改革急診住院醫師訓練、推動緊急醫療救護制度及災難醫學系統,為台灣的醫療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而10位「個人奉獻獎」得主的事蹟也令人非常敬佩,不論是長年駐守山林部落、奔走離島偏鄉,或是堅守在醫療與救護現場,還有推動制度改革與創新醫療,這些堅持與奉獻都讓台灣邁向「健康平權」的步伐更加穩健踏實。

精選報導:(影)習近平「巨字小本本」被拍到了! 川習會低頭念稿被笑 上面竟有「這三字」....

賴清德說,身為醫界的一份子,在總統的位置上,也思考如何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讓國民更健康、國家更強,並且讓世界看見台灣。上任後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集結醫界與社會各界力量共同設立目標:第一,針對自民國74年以來台灣的第一大死因癌症,推動積極性的防治,政府編列100億元「癌症新藥基金」,採「用多少、補多少」的方式,希望解決弱勢民眾在用藥上的問題。第二,增加篩檢預算,從去年的28億元提高至68億元,希望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並且針對慢性病提出「三高防治888計畫」,希望讓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患者,將8成病友加入照護網,讓照護網內的8成病友接受生活習慣諮詢,並讓8成病友的病情獲得控制,讓慢性病控制獲得更好成果。

賴清德指出,不同年齡層、性別與區域都有不同的疾病樣態,在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或診所也會遇到不同樣態的疾病,為解決此問題,政府也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投入5年489億元,由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級專科醫學會依照實際需求提出計畫,政府提供經費協助,解決第一線醫療人員所面臨的問題,進一步提升民眾的健康服務。此外,政府也相當重視「均衡台灣」及「健康平權」,他週二前往澎湖出席「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長照暨醫療綜合大樓新建工程動土典禮」,就是希望不管在台灣哪一個角落,都能有機會得到妥適的醫療服務。

賴清德表示,健保制度已推行30年,對台灣社會貢獻良多,但這段期間也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政府正積極進行健保制度改革,希望讓健保永續發展,並且能像過去30年一樣,持續提供民眾健康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