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央視》軍事頻道播出一段不起眼的軍事動畫,卻讓軍事圈沸騰。畫面中,中國空軍殲-11B 戰鬥機翼下掛的不是導彈,而是兩具圓滾滾的裝置,字幕僅寫著兩個字:「裝機應用」。這意味著中國首款「實戰級機載雷射砲」已經進入測試階段。
據「矚望雲霄」分析文章指出,這款雷射砲並非傳統攻擊武器,而是一種自衛防禦系統,專門用於攔截敵方導彈與無人機。其最大優勢在於「速度」。普通導彈最快僅 6 倍音速,而雷射以光速運作,約為每秒 30 萬公里,幾乎無反應時間。雷射砲不需彈藥,只要電能充足即可持續開火,對抗密集導彈攻擊或無人機蜂群時,幾乎無成本壓力。
全站首選:林芳郁失智親臨現場 賴清德暖舉曝光:我質詢過你「要原諒我哦」

《央視》畫面顯示,殲-11B 將雷射吊艙安裝於機翼內側,正面可形成一個「光速防禦扇面」。若敵方導彈從前方來襲,不論是美軍 AIM-120 或歐洲「流星」空空導彈,一旦進入射程,就可能被高能光束燒穿導引頭,在空中失效。
文章提到,外界關注的另一個細節,是報導中特別提到「能量綜合機電系統」,才是讓雷射砲上天的關鍵。由於高能雷射需消耗大量電力並產生高熱,中國研發出類似「智能儲能 液冷散熱」的整合系統,可在短時間內釋放巨量電能、同時快速降溫,使戰機在一萬公尺高空能穩定開火。

相較之下,美國雖早有雷射武器研究,但主要部署於軍艦與裝甲車上,嘗試安裝在戰機上的計畫屢告失敗,不是功率不足,就是能源系統不堪負荷。中國此次突破在於直接把雷射砲掛上現役主力戰機,證明已解決能量與散熱兩大瓶頸,這一進展被評論為「比美軍領先約 5 年」。
當前熱搜:徐國勇告誡卓冠廷「林岱樺造勢絕不能上台」! 民進黨:黨職應保持中立

據分析指出,若這項技術成熟,將徹底改寫空戰規則。首先是超視距空戰優勢失效,敵方導彈再遠射出,也可能被光束攔截,美軍 AIM-120 等長程導彈優勢將不復存在。第二是無人機戰術受挫,雷射攔截成本極低,一道光束可燒毀數百架小型無人機,令蜂群戰術失去性價比。最後是六代機技術提前落地,定向能武器原是六代機的核心標誌,如今中國已在 殲-11 平台試驗,將為下一代戰機奠定基礎。

文章中指出,殲-11B 掛載雷射砲並非是為了現役實戰,而是為了「搶佔未來 10 年空戰制高點」。先在現役平台上完成實戰驗證,等六代機與大型預警機、轟炸機搭載成熟後,中國或將建立「空中雷射防禦網」,從高空形成立體防禦。
雖然目前的雷射吊艙仍體積龐大、功率有限,尚無法摧毀敵機,但這一進展意味中國在「光速戰場」的技術部署已經率先一步。矚望雲霄稱:「美國曾主張保持代差優勢,現在中國用一束光告訴他們——未來空戰的規則,該換人定了。」
不過,定向能武器如雷射與電磁砲從未用於實戰中,搭載到戰機上更是沒有先例,中國此次的宣傳其實用性仍有待證明。
 
      中國軍艦上的電磁砲。 圖 : 翻攝自騰訊網
 
             
                       
           
       
             
             
             
             
            ![11/29-11/30 [流量政治學第二屆營隊] 免費報名參加](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300/album/project/1/69033cad7782d.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