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日前落幕,要讓所有台灣人自豪、自信說出「我是中國人」的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在中國網軍介選風波下以壓倒性差距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人,成為國民黨新任黨主席,國民黨後續變化備受到各關注。英國金融時報24日指出,鄭麗文的當選不僅預示這個百年政黨可能迎來劇烈轉向,更可能因為親中姿態激怒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金融時報24日以「台灣新任反對黨領袖對中國態度溫和,可能激怒美國(Taiwan’s new opposition leader risks US ire with soft tone on China)」為標題報導指出,鄭麗文當選國民黨黨魁恐加劇台灣國內的政治分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迅速向鄭麗文祝賀,並期待國民黨與共產黨攜手「推動國家統一」,而鄭麗文也希望與北京關係更密切。

當前熱搜:瞎扯特約獸醫到非洲豬瘟豬場診療!台中市政府被打臉改口感到抱歉

報導提到,儘管目前國民黨是台灣立法院最大黨,且與民眾黨一起佔據國會多數,不過國民黨已經連續三次在總統大選中敗給民進黨候選人。國民黨長期以來堅持所謂的「九二共識」,認同台灣與中國同屬「一個中國」,但不接受中共對「一個中國」的定義,鄭麗文的言論明顯比即將卸任的黨主席朱立倫更加親北京。

金融時報分析,鄭麗文也比競爭對手更積極強調自己的中國人身份,高喊希望「要讓所有台灣人,都能驕傲地說出『我是中國人』」。許多國民黨支持者對賴清德的強硬反中言論感到不滿,認為這讓他們擁抱自身的「中國人」認同變得愈發困難,這似乎也意味著鄭麗文極具情感煽動力的競選口號,精準觸動了部分藍營支持者的心弦。

不過,金融時報示警,鄭麗文反對總統賴清德增加軍事預算,觸動了美中台三邊關係最敏感的神經,可能會激怒川普。智庫「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分析師楊晧暐表示,在川普政府持續強調台灣需要增強國防能力的情況下,鄭麗文反對增加國防開支,將重新引發國民黨與美國之間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