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在騰訊網上發布文章,指出中國近期對稀土技術實施出口管制並引入 0.1% 的「穿透規則」,同時荷蘭政府於 13 日以國家安全為由接管中資企業安世半導體,引發全球供應鏈震盪,為此,荷蘭經濟大臣與歐盟貿易委員於 21 日主動致電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尋求溝通解決方案。中方於會談中闡明其稀土管制立場,歐荷雙方則表明願與中方合作,共同維護經貿穩定。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日前應約與荷蘭經濟大臣卡雷曼斯及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通話,核心圍繞在兩大議題:一是荷蘭政府對中資企業安世半導體的接管措施,二是中方近期實施的稀土技術出口管制。這兩起事件相互關聯,迅速對全球半導體與汽車產業造成壓力,促使歐方主動尋求與中方對話。
全站首選:藍委怒嗆中科院長官僚「你改革了什麼?」 要顧立雄:「該換了」

在與荷蘭經濟大臣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的通話中,王文濤表示中方高度重視中荷經貿合作,但指出荷方針對安世半導體採取的措施已嚴重影響全球產供鏈穩定,他敦促荷方儘快妥善解決問題,保護中國投資者合法權益,並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卡雷曼斯則回應,荷方高度重視荷中經貿關係,願與中方密切溝通,為安世半導體問題尋找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隨後,王文濤在與歐盟委員謝夫喬維奇(Maroš Šefčovič)的視訊會談中,進一步強調中方堅決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希望歐方能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敦促荷方堅持契約精神和市場原則,儘快提出妥善解決辦法。謝夫喬維奇則表示,歐方願在必要時積極協助荷中雙方加強溝通,儘快找到解決辦法,共同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

安世半導體是全球最大的基礎型晶片製造商之一,主要供應汽車和消費電子晶片,其總部位於荷蘭,但主要製造基地在中國東莞,承擔了 70% 的出貨量。荷蘭政府的接管行動以及中方隨後對安世在中國境內子公司及分包商實施的出口反制,直接衝擊了包括幾乎所有歐洲汽車製造商在內的客戶,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於本月 16 日警告,若安世持續缺貨,歐洲整車生產線將在數周內停擺,庫存僅剩 3 週安全量,連帶影響福特和現代等美韓公司在歐洲的工廠。

壓力之下,荷蘭經濟部長德克.貝利亞茨(Dirk Beljaarts)公開表態軟化,從強硬主張「歐洲技術必須留在歐洲」,轉變為希望「與中國朋友坐下來,共同找到出口管控的靈活方案」。分析指出,此事件反映出歐洲在美國對華全面競爭戰略中的兩難境地,荷蘭迫於美國長臂管轄的壓力採取行動,卻同時損害了自身利益。

另一方面,歐方表示理解中方出於國家安全和國際共同安全考慮出台相關措施,並希望中方可加快審批歐企申請。據了解,中方已率先同意向歐洲企業開闢稀土出口審批的「綠色通道」,過去幾個月未有歐洲企業因稀土短缺而生產停滯的報導。然而,分析認為,若歐方執意追隨美方設定針對中國企業的「毒丸條款」,中方也保留在稀土方面反制的權利。

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 圖 : 翻攝自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