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社會是不斷重複著殖民者進入台灣的歷史。荷蘭人與西班牙人是目前所知最早到台灣的殖民者,跟著,鄭成功擊敗荷蘭人進入台灣,是第二次的殖民主義。清國的康熙皇帝打敗東寧王國,並使得不少的漢人進入台灣是第三次的殖民。日本人在甲午戰爭之後,進入台灣,是第四次的殖民;二戰之後,中國國民黨進入台灣,是第五次的殖民者殖民台灣。在這種重複殖民的歷史當中,就產生台灣很獨特的現象,那就是原來的殖民者因為新殖民者的進入而變成被殖民者。
台灣在二戰之後的反對運動,其實有一個方向,那就是反殖民主義。也就是原住民與福佬族群及客家族群之間,雖然有著殖民與被殖民的歷史,但大家共同反抗國民黨的黨國體制,而爭取到不完全的族群發展的權利,因此,反對國民黨的獨立民主運動雖然有脫殖民主義的方向,但並不易落實。但至少在民進黨的執政之下,脫殖民主義的若干政策都有在進行,雖然並不完全令人滿意。問題是國民黨來台灣之後所建構的黨國體制與中華思想一直在抗拒著台灣的脫殖民主義,因為國民黨來台後所建構的殖民主義長年執政而仍然在文化上掌握了台灣的主導權,他們在台灣掌握的政治勢力就不斷在進行對脫殖民主義的挑戰,例如恢復光復節與教師節等等。尤其,在國民黨喪失中央的政權之後,國民黨內部出現了紅統的勢力,要與中國共產黨結合來推動對台灣的併吞,這個併吞其實從台灣人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要在台灣實現第六次的殖民主義。國民黨內部由於地方選舉的成功,使得有不少人急於與共產黨切割,以利其於總統選舉中奪回政權。但是在共產黨的配合與運作之下,國民黨的黨部就落在一個共產黨支持的鄭麗文的手掌中。
全站首選:藍委怒嗆中科院長官僚「你改革了什麼?」 要顧立雄:「該換了」
鄭麗文從政治道德上來看,是一個無品的政客,她可以在政黨之間跳來跳去,可以從台灣獨立的主張跳到統一的主張。可是,她年輕,她懂得利用社群媒體製造聲勢,所以國民黨人沒有辦法像對付洪秀柱一般去對付鄭麗文。她沒有中心思想,她所想要的其實是權力。她在民進黨,其實並沒有受到重視,很難打進核心,而她也沒有真正反省台灣的殖民史,所以對於福佬人的不滿就變成對福佬人嚴厲的辱罵。因此,她的內心是充滿著恨的人,她的恨就是要把民進黨消滅,以及讓不聽話的台灣人被中國共產黨統治。這次她藉著共產黨的幫忙當選,但無論她怎麼顧慮其他國民黨人的需求,她的方向是不會變的。因此,她的各種動作,如果從其意圖去掌握時,即使說要去配合國民黨拿回總統職位,那不可能是她的真正盤算,像盧秀燕選總統一事已經因鄭麗文而處在動搖之中,在她的任內,說要復興國民黨在台灣的政治地位,她應該只會說說而已,他說總統提名,黨內有許多人才一事,已表示她想在黨內建立其權威,而她在現況之下,最大的可能性是會藉共產黨之手培養她自己的勢力。她應該會是發動第六次殖民主義者的幫兇,因為中國共產黨是能夠真正幫她復仇的人。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