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投票在即,本來這只是場茶壺內的風暴,再加上本此主席的重要性偏低,自然引不起社會輿論太大的關注;關鍵在於主要候選人都表示不會問鼎2028大位,擺明這任主席就是個「過渡角色」,既不涉及權力競爭或是未來立委的提名佈局。如果候選人都有這樣的認知,就註定這個選舉必然與社會的聯結度與討論度都不高,多數政治觀察家都認為郝龍斌出線應該是意料中的事。
然而隨著郝龍斌與趙少康爆出「中國介選」爭議後,選情卻有了戲劇化的發展。諷刺的是,這個變數本來就是個「常數」,因為早在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時,中國就啟動文攻武嚇,不惜發動第三次台海危機的方式影響選情,後來動員台商返鄉投票或是發動台協支持藍營候選人屢見不鮮,為什麼國民黨現在彷彿發現新大陸發出預警?關鍵就在於「認知作戰」的穿透力,以及「銳實力」所造成的核爆效應。
全站首選:鳳山水庫水面型光電安全無虞 蔡秉璁酸陳菁徽打臉韓國瑜
深入觀察,本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可視為中國繼2018年九合一大選後的「新」實驗,當年是韓流崛起,利用網路操作認知作戰與造神,低成本然後高報酬。此次介入國民黨主席選舉,又有封閉式初選,又有「經驗豐富」的在地協力者配合,只要槍口轉個方向,模板一致且操作邏輯雷同;再加上鄭麗文無班底又有綠營台獨黑底好控制,無本買賣的代理人扶正後,直接遙控國民黨未來路線、政策與人事安排,的確是一本萬利的買賣,更可作收日後複製貼上的效應。
啼笑皆非的事發生了,國民黨過去對於中國介選視而不見或裝聾作啞,因為中國造謠與認知作戰對象是民進黨,毀滅的是執政黨及其候選人,這符合中共「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統戰」策略,國民黨是認知作戰的受益者,豈不知他不過是「今天的朋友」有天也會成為「明天的敵人」,今天正好驗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
即便國民黨大夢初醒,後知後覺,但也僅於這次黨內選舉自認收到威脅與挑戰的郝龍斌陣營,及其支持者。諷刺的是當民進黨呼籲藍營支持修改反滲透法或國安法時,藍營基本教義派甚至郝龍斌不置可否甚至反對。充分顯現這群人的思考只有「自利」而無「他利」,發生在國家或民進黨身上無關痛癢,只有自己被惡搞才茲事體大。
現正最夯:管仁健觀點》台灣人為何不願跟著鄭麗文喊「我是中國人」?
我們不客氣地說,這次事件猶如照妖鏡,讓藍營內部的在地協力者與牛鬼蛇神或魑魅魍魎自動現形。這本來就是一場「代理人戰爭」,趙少康批判介選談話一出,卻也構成引蛇出洞效果,那些人赤裸扮演在地協力者不難觀察。
此外,國民黨的政治立場不僅投機而且雙標。姑且不論中國近年來介選斧鑿之深,目標明確且手段露骨,國民黨上下只會口徑一致要求質疑者「拿出證據」或反批判「分裂台灣社會」,結果同樣處境出現在藍營吹哨者,反讓自己百口莫辯或被指稱綠營同路人豈不可笑?
同樣深偽AI圖像出現在曹興誠或鄭文燦身上時,藍營宣傳系統一口咬定一定是真的,同樣邏輯發生在自己人時則是大家譴責法律處理,這就是國民黨無可救藥的「雙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