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小說家克拉茲諾霍凱(László Krasznahorkai)9日摘下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負責評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瑞典皇家學院盛讚,克拉茲諾霍凱是中歐傳統文學界的偉大史詩作家,荒謬與過度怪誕為其作品最大特色,然其涉獵遠不僅於此,他還放眼東方,採用更嚴肅深沉與精準的筆調。
克拉茲諾霍凱的小說充滿哲理且帶有黑色幽默,常採用複雜的長句,文風艱澀而具挑戰性,作品常被歸類為後現代風格,主題多帶有反烏托邦與憂鬱色彩。他有多部作品都被匈牙利傳奇導演貝拉塔爾(Bela Tarr)改編成長篇電影,包括1985年的「撒旦的探戈」(Satantango)和1989年「反抗的憂鬱」(The Melancholy of Resistance)。
71歲的克拉茲諾霍凱被視為匈牙利最重要的在世作家,其著作探討後現代反烏托邦與憂鬱等主題,此前曾多次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克拉茲諾霍凱常被拿來與愛爾蘭作家貝克特(Samuel Beckett)及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相提並論。已故美國評論家桑塔格(Susan Sontag)讚譽他為「匈牙利當代末日大師」。
克拉茲諾霍凱獲獎後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表示:「我希望藉由這個獎項的力量,在英語世界找到新的讀者。」當被問及作品中的末日意象時,他說:「也許我寫的小說,是給那些即便身處地獄仍渴望美的人」。克拉茲諾霍凱生於匈牙利久洛鎮,曾任小鎮圖書館管理員與出版社編輯,1984年成為自由撰稿人,隔年出版「撒旦的探戈」。
「撒旦的探戈」於1994年改編為同名電影,長達7小時多,悠長述說共產主義的黑白處境,以及人民走向烏托邦之騙局。1989年出版的著作「抵抗的憂鬱」則改編為「撒鯨魚馬戲團」(Werckmeister Harmonies),講述匈牙利的政治、社會與魔幻寫實。瑞典皇家學院讚揚克拉茲諾霍凱「在末日恐懼彰顯藝術力量,其引人入勝且高瞻遠矚的作品」。
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在聲明中形容克拉茲諾霍凱是「一位延續了卡夫卡(Franz Kafka)和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中歐傳統的偉大史詩級作家,其作品呈現荒謬主義與誇張的怪誕風格等特色。」並指出:「但他的創作並不止於此,他也借鑑東方,運用更為深沉內斂、精緻而細膩的筆調。」
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由韓國作家韓江(Han Kang)榮獲,她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韓國人,也是該獎項史上第18位女性得主。諾貝爾文學獎歷任得主包括美國大文豪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非裔美國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與日裔英籍小說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