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壇再度陷入混亂!根據《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法國新任總理塞巴斯蒂安.勒克努(Sébastien Lecornu)在上任僅 27天 後,於10月6日早晨宣布辭職,創下法國現代史上最短任期總理紀錄。這場閃電辭職不僅重創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政府的穩定性,也讓原本已動盪的政治局勢雪上加霜。
法國總統府艾里賽宮發出簡短聲明,確認馬克宏已正式接受勒克努的辭呈與政府總辭。勒克努才於9月接掌總理職務,成為馬克宏任內第七位總理,卻因新內閣名單引發政治風暴,在不到一個月內被迫下台。消息一出,巴黎金融市場立即作出反應 CAC 40指數早盤暴跌逾2%,顯示市場對政府不穩的高度憂慮。
當前熱搜:南非降格台灣代表處並限期遷離首都 駐處代表坦言「台灣人在當地不再受歡迎」
導火線來自勒克努5日晚間公布的新內閣名單。該名單有多位馬克宏核心人物獲留任,包括:外交部長巴霍(Jean-Noël Barrot)、司法部長達爾馬寧(Gérald Darmanin)、內政部長荷泰佑(Bruno Retailleau),財經重臣勒梅爾(Bruno Le Maire)轉任國防部長,馬克宏親信勒斯鳩(Roland Lescure)出任財政部長。新內閣原定於6日下午舉行首場會議。
然而,這份名單卻未能安撫馬克宏政府想拉攏的右翼盟友共和黨(LR)。共和黨副主席公開批評名單「毫無誠意」,拒絕為馬克宏的「最後一圈」背書。政治學者指出,這是壓垮勒克努的最後一根稻草,使他在上任不到一月就黯然請辭。
自2024年夏天馬克宏提前解散國會、卻意外失去絕對多數席位後,法國政壇便陷入長期僵局。勒克努的前兩任總理也同樣因無法通過緊縮預算案遭國會罷黜,政權不穩已成馬克宏第二任期的主旋律。
現正最夯:中秋連假結束「開工日濕噠噠」?天氣風險:東北季風增強明轉雨
隨著勒克努閃辭,法國政治再度陷入權力真空。外界關注馬克宏是否會被迫提前舉行國會選舉,儘管他多次強調不會提前下台,也不考慮在2027年前辭職。
與此同時,極右翼「國民聯盟」(RN)領袖巴爾代拉(Jordan Bardella)嗅到機會,揚言:「未來幾週將會舉行新的國會選舉,國民聯盟已準備好執政。」分析人士指出,馬克宏面臨的最大危機在於「孤立無援」既失去左翼支持,也難以穩住右翼盟友。
倘若馬克宏無法迅速整合新的政治聯盟,法國或將迎來第三度政府改組,甚至提前改選國會,政治僵局恐將持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