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兄弟姊妹特留分」議題近日再度成為台灣社會焦點。民間批評現行《民法》第1223條規定不合時宜,形同「懲罰無子女者」,侵犯人民的遺囑自由與財產自主。由「台灣遺囑協會」發起的第二波公民連署活動,僅八天就湧入逾5400人支持,總附議人數突破6550人。法務部於9月23日正式公告將此議題納入研議,並委託學者展開修法研究。
根據現行《民法》第1223條規定,若被繼承人無子女,兄弟姊妹仍享有三分之一的特留分。此條文長期被批評與現代家庭價值脫節,甚至引發許多繼承糾紛。台灣遺囑協會理事長、律師劉韋德指出,該制度不僅違背個人財產自主權,還可能造成「單向繼承權」的不公平現象。他強調:「這條法律是時代的遺物,讓無子女者在生前努力積蓄的一切,最後仍被迫分配給不一定親近的兄弟姊妹。」
當前熱搜:外媒爆美最高法院判川普關稅違法機率達8成 川普任命大法官難預測
劉韋德並指出,連署活動短短八天即獲5400多位民眾響應,顯示社會對改革的期待高漲。全台累積附議人數達6552人,創下相關議題的紀錄。
面對改革呼聲,法務部表示,早在2016年就曾提出相關修法草案,但因意見分歧及立法院屆期不續審而中止。今年已委請學者進行「因應高齡化社會檢討修正民法繼承編」研究,並於9月23日公告將「刪除兄弟姊妹特留分」納入研議重點。
法務部強調,將重視民意及社會變遷,全面檢討繼承制度,未來若研究結果成熟,會研擬修法草案,報請行政院轉立法院審議。
當前熱搜:中秋連假結束「開工日濕噠噠」?天氣風險:東北季風增強明轉雨
對於法務部的回應,劉韋德表示肯定,但也呼籲「不該僅止於再次研究」。他指出,近年社會結構與家庭形態改變劇烈,人民對遺囑自主與財產分配的觀念已不同以往,「修法不應再拖延」。
台灣遺囑協會建議,應明確刪除民法第1223條第四款「兄弟姊妹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三分之一」的規定,確立「財產自主、遺囑自由」的原則。該協會同時宣布,將於10月25日及11月29日在台北市信義區舉辦「預立遺囑・圓滿人生」講座,推廣遺囑規劃觀念,協助民眾了解法律修正的重要性。
「民意之所向,改革之所趨。」劉韋德指出,廢除兄弟姊妹特留分不僅是法律技術問題,更關乎憲法保障的財產權與個人尊嚴。他呼籲政府加速整合研究成果,儘速提出具體修法方案,「讓人民能真正掌握自己人生最後一哩路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