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今天披露,因應未來與中國的潛在衝突,美國五角大廈對目前偏低的彈藥庫存感到不安,正積極敦促飛彈供應商,在極短時間內提高產量2倍甚至4倍。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防部高層近期多次與美國多家飛彈製造商高層會談,討論加速生產高需求關鍵武器行動。

當前熱搜:鏟子超人看這裡!花蓮民眾自製「救災整合地圖」 各樣需求一次掌握

部分消息人士透露,國防部副部長費恩柏格(Steve Feinberg)不但親自參與,還成立了「彈藥加速委員會」(Munitions Acceleration Council),甚至每週都會與部分業者高層討論相關進度。

報導中表示,五角大廈6月召集飛彈供應商舉行圓桌會議,啟動這項計畫。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及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都親自出席,會中還有多家武器製造商、軍工科技新創企業如Anduril Industries,以及供應火箭燃料和電池等關鍵零組件的供應商代表。

五角大廈發言人帕尼爾(Sean Parnell)表示:「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正在積極探索特殊途徑,以強化美軍戰力並加速彈藥生產。由國防產業領袖與國防部高層密切合作。」

現正最夯:快停用!全台召回8.8萬顆行動電源、標檢局公布5款型號外觀一次看

不過,部分參與這項計畫的政府及業界人士憂慮,政府的目標恐不切實際。個別飛彈組裝完成往往需時2年;針對新供應商生產的武器進行測試與驗證也需要好幾個月、並耗資數億美元,才能確保能讓美軍官兵安全使用。此外,加速生產所需經費也是難題。

美國總統川普7月簽署了「大而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5年內追加250億美元彈藥預算。然而,專家認為,要達到五角大廈的目標,還需再投入數百億美元。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彈藥專家卡拉科(Tom Karako)指出:「廠商不會主動大量生產等著有人來買,必須等政府簽署合約才會擴產。政府如果真的要支持,應該以資金表態,而不能只靠口頭上的承諾。」

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和雷神(Raytheon)等主要國防承包商表示,他們已經增加人力、擴建廠房並提升備品庫存,迎接未來可能的需求高峰。不過,一些供應商坦言,要達成新目標並不容易,對於政府還沒實質下單就要求擴產,投資上也抱持觀望態度。

雷神母公司RTX董事長暨執行長加里奧(Christopher Calio)7月3日致函國防部表示,公司願意協助提升產能,但強調需要國防部追加預算與採購承諾,才能進一步擴大生產。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彈藥加速委員會」目前聚焦在五角大廈因應與中國潛在衝突希望掌控的12項武器,包含愛國者攔截飛彈、長程反艦飛彈(LRASM)、標準六型(SM-6)飛彈、精準打擊飛彈及長程巡弋飛彈聯合空對地距外飛彈(JASSM)等。尤其愛國者飛彈,因為洛克希德苦於全球需求激增,一直無法跟上交貨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