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審議會明(26)日即將登場,市場預期有望「連 10 漲」,然而,雖然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望「保四」,但關稅貿易戰衝擊而帶來的通膨壓力,時薪、月薪能否維持雙漲,預期勞資雙方將出現拉鋸戰。

根據求職網 yes123 今(25)日公布調查顯示,假設調漲明年勞工「最低工資」,對於整體職缺的平均起薪,有 74.3%資方透露,「預估」會跟進調升;但勞方預期自己薪資會跟著漲的,比例僅 32.9%而已。

現正最夯:遭轟太多黑歷史!徐榛蔚開賑災專戶籲捐款「守護花蓮」被罵爆刪文

若明年調升最低工資 45%企業考慮漲價

調查指出,假如自 2026 年元旦起調升最低工資,有 30.7%企業坦言,「預估會」因此降低公司徵才意願。另外,62.2%勞工透露,會「增加」找兼差職缺的意願;相形之下,有 60.2%上班族預估,任職企業會減少時薪人員僱用,反而增加正職人員的工作量。

此外,恐傷及民眾荷包的是,有 45.7%的公司表示,面對勞工最低工資調高,「考慮」在明年調高產品或服務售價。難怪面對工資調漲,高達 95.1%的上班族指出,會擔心物價也跟著上漲。

全站首選:于朦朧案延燒「中共宣布網路戒嚴2個月」!台網酸:何來言論自由

yes123 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政府訂定最低工資主要目的,就是照顧「邊際勞工」、「經濟弱勢族群」,避免擴大貧富差距,而他(她)們又特別容易受通膨衝擊,不少人甚至需要領紓困度日。若提高時薪,可能有助於二度就業婦女、中高齡勞工與學生打工族,改善他(她)們的經濟狀況;至於基本月薪,雖然直接受惠的外勞、派遣工較多,一般上班族很難因此跟進調薪,不過在「比價效應」、「外溢效果」帶動下,將能推升社會新鮮人起薪水準,緩步改善青年低薪化問題。

企業漲基本薪資 難免成本轉嫁消費者

楊宗斌也表示,「凡事一體兩面」,若薪資上漲,無法避免企業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也就是勞工自己,恐怕會出現「通膨螺旋」風險!且還可能減少人員聘用機會,或改採自動化生產系統、AI 服務模式,甚至有關店、企業倒閉危機。另方面,假如減少「時薪人員」的使用、降低到班時數,變相增加「正職人員」工作量,恐怕導致過勞風險、提高離職率。

楊宗斌提醒,若因最低工資調高,店家將成本轉嫁給顧客,像是「外食費」跟漲,每回變動就是 5元、10塊的增幅,恐怕都大於薪資增幅!最終恐因此出現「雙輸」的局面,確實需要謹慎評估「經濟淨效果」:比如顧慮到中小企業的承受度,還有聘用較多計時人員的服務業。

最佳狀況應該是:最終「薪資漲幅」仍大於「物價漲幅」,代表「實質購買力」增加,使得調薪機制「正向循環」到內需經濟。

「最低工資勞資看法調查」,是於今年 9 月 5 日到 9 月 18 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目前有工作的會員,會員有效問卷共 1,290份,信心水準為 95%,誤差值為正負 2.73%。至於企業有效問卷共 1,038份,信心水準為 95%,誤差值為正負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