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民黨立法委員傅崐萁不斷表示,當初可以用爆破的方式解決堰塞湖的問題,也不會造成這麼大的災難。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長林華慶今(25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表示,自7月26日發現馬太鞍溪堰塞湖,立即啟動應變小組辦理調查監測,研擬及執行各項防減災方案,並邀請相關機關共同開會討論防災應變相關事宜。但最後未採用「爆破」方式是因為此舉會引發更大災害,水一下子漫出的面積會比這次更大;而且「虹吸」也因為地質關係,無法將設備運送到該處。他指出,根據最新的遙測影像,壩體面積已大幅縮減,以前評估過順著溪床開一條便道,透過卡車將土石輸送下來;但若壩體本身無風險,就不需要大費周章開路上去,可在中上游的地方做梳子壩,不要讓土沙在同一時間很快速的降下來。

農業部長陳駿季說,傅崐萁和他都不是工程專家,對壩體的處理要根據專業分析。據他的了解,之前南投草嶺的堰塞湖也不是用爆破的方式處理,以馬太鞍現在所處的環境,落石是從山壁下來的,如果做任何爆破動作可能引起更大的落石,效果可能不好。

當前熱搜:遭轟太多黑歷史!徐榛蔚開賑災專戶籲捐款「守護花蓮」被罵爆刪文

林華慶指出,原本預估風平浪靜的情況下,在10月初也會自然溢流,短短2個月內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可以開路到那麼深的地方施作。而且爆破要很精準,不是一下子就讓一切變成無形,壩體的結構組成是沙比較多還是石頭比較多?不能貿然爆破,可能引發更大災害,水一下子漫出來的面積會比這次更大,這是幾個不同專業團隊諮詢後的結果。

林華慶表示,為廣徵專業意見,也召開過多次專家會議,研商各種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初步評估,短期均不可行,中長期及非汛期則須再評估。而在樺加沙颱風期間,林保署依警戒機制發布黃色警戒、紅色警戒,通報地方政府及相關機關,啟動疏散避難及防災應變工作。依據9月25日無人機空拍影像,預估壩體下切105公尺蓄水量大幅降低為1,300萬噸,惟對下游仍有威脅,林保署將持續監控堰塞湖最新變化提出因應對策。針對湖區水位的變化監測,將請專業團隊評估可行方式,儘速完成安裝,以利堰塞湖蓄水量估算,據以啟動預警機制。並將持續評估壩體減災工程,利用非汛期期間開闢溪床便道,以供人員機具進入施工,以降低堰塞湖風險。

林華慶說,評估過「爆破、虹吸、壩頂開便道降挖」不可行,這不是行政機關的決定,全都是國內水利、災防相關專家一起討論。至於虹吸,大家想像是拿水管上去,但這麼大的量體要有效的引流下來,必須要安裝至少直徑1公尺的不鏽鋼管,這麼長、這麼大的鋼管要用什麼方式運上去?現況不可能,而且該處持續還在崩塌、每天不起霧的時間很短,也沒辦法有效施工,施工人員的安全怎麼保障?這是考量所有情況所做的專業決定。

當前熱搜:于朦朧案延燒「中共宣布網路戒嚴2個月」!台網酸:何來言論自由

林華慶說,由於壩體土方比原本減少,之前評估過中期方案,順著溪床開一條便道抵達那個地方,但預估至少3個月,還要評估非汛期有沒有這麼長的時間,因為汛期下雨不可能在溪底開便道。會積極針對此方案,如果可以開便道的話,也許可以把一些土石用卡車等輸送下來,但還要進一步評估。

林華慶最後指出,若壩體本身沒有很大的風險,就沒必要大費周章開路上去,也許在中上游的地方做梳子壩,不要讓土沙在同一時間很快速的降下來,會再跟專家們一起討論,盡快做決定。

堰塞湖應變處置紀要。   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供

堰塞湖應變處置紀要。   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供

災變說明及後續因應1/2。   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供

災變說明及後續因應2/2。   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