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要求韓國對美投資 3,500 億美元,雖然達成口頭協定,但韓國總統李在明似乎反悔了。當地時間 19 日,他臨行前在韓國接受了《路透社》的獨家專訪,並透露了他的最新思考。

李在明稱,截至今年 8 月,韓國外匯儲備為 4,163 億美元,若該筆投資協定達成,韓國外匯將所剩無幾,李在明直言將出現 1997 年韓國面臨的遭遇。

當前熱搜:誰盯上上王義川?跟監黑手指向凱思國際 徐巧芯、黃國昌遭點名

今年 7 月,韓國和美國口頭達成了一項貿易協定,其中美國將降低對韓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作為交換,韓國將設立 3,500億美元對美投資基金,用於支援韓國企業在美擴張,其中 1,500 億美元用於造船業。此外,韓國私營企業還承諾向美國額外投資 1,500 億美元。

南韓現代重工在菲律賓蘇比克灣的新船廠。 圖:翻攝Hyundai Heavy Industries-Philippines官網

李在明坦言,如果韓國在當前停滯的貿易談判中接受美國提出的要求而未設立保障措施,韓國經濟可能陷入堪比 1997 年金融危機的困境。他強調,由於投資處理方式存在爭議,韓美尚未將該協定轉化為書面文本。

二戰結束後,韓國從上世紀 60 年代開始依靠製造業和出口起家,80 年代創造了「漢江奇跡」,但在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國家卻差點因此而破產。那一年,韓國出口型經濟受到巨大影響,支柱企業一個接一個地倒下,工廠大面積停業,大批人員失業,韓元不斷崩盤,民眾的家產不斷貶值,而物價在通貨膨脹之下不斷飛漲。1997 年 10 月初,韓國的外匯儲備總額約 300 億美元,卻背著高達 1,100 多億美元的外債。

今年 8 月底,李在明前往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首度面對面會晤,他表示,雖然雙方當時並未就聯合聲明或具體成果達成一致,但自己已同川普建立了牢固的私人關係。

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上週突襲喬治亞州南部正在建造的現代汽車(Hyundai)與 LG 新能源(LG Energy)共有工廠,拘留約 300 名韓國公民。 圖:翻攝自影片

然而, 9 月初,美國移民執法部門對韓國現代汽車與 LG 新能源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的合資電池廠展開突襲搜查,拘捕了 300 多名韓國公民,並指控他們違反移民法,這場突襲行動震驚了韓國。

對此,李在明表示,韓國人對川普政府「嚴厲」對待這些工人感到憤怒,並警告稱,這可能會讓韓國企業對在美國投資產生警惕。

李在明辦公室方面已表示,這位韓國總統此次沒有計劃在紐約與川普會面,貿易談判也不在此次訪問美國的議程之中。

涉嫌在美國喬治亞州現代工廠非法打工的韓國人,被上腰鍊、手銬與腳鐐,當成重刑犯處理。 圖 : 翻攝自牛彈琴

英國《金融時報》16 日則指出,韓美貿易談判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為首爾方面正抵禦來自華盛頓的壓力,拒絕「日本式」貿易協定,即讓川普決定韓國對美投資的去向。

當被問及是否會退出貿易談判時,李在明表示:「我相信作為『血盟國』,我們能夠保持最低限度的理性。」此前,韓國方面提出建立美元互換機制,以減輕大規模投資對韓元市場的衝擊,而李在明未透露美國是否可能同意,或這是否足以推動協議繼續向前推進。

南韓總統李在明。   圖:翻攝自 騰訊網 曹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