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董事、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集人、高雄漢王洲際飯店與墾丁天鵝湖湖畔別墅飯店總裁林富男,今夏親自深度入住中部山區、南部濱海與花東地區,當地住房率非常疲弱,固然受出國潮與連續颱風影響,但更深層病灶是長期缺工與市場經營錯位。日前他受訪直言,「台灣的觀光業被政府當成末梢神經:痛了也不理,想起來了才處理。政府將觀光產業視若末梢神經,如神經壞死,整體身體便會失能,這也是賴清德總統滿意度走低的結構性原因之一。」

林富男表示,疫情前兩大主力客源是中國大陸與日本,但兩岸旅遊長期凍結,陸客團與自由行遲未獲准往來,再加上日圓疲弱,台人赴日火熱,使日本旅客來台誘因下降,航班與促銷鏈結亦未重建到位。反觀香港客回升居前,政府把「香港暫列第一」包裝成戰果,卻迴避了主力市場流失的核心問題。更現實的是,整體入境規模距疫前仍有明顯落差;長程市場不振、短程「一日快閃」比例升高,使旅宿端感受尤為寒冷。

當前熱搜:假冒黃偉哲發停班課假訊息「台南明天放」 市刑大要查!網友急道歉

林富男點出三項政治面向,第一、兩岸政策僵局:陸客不開放,等於放棄過往重要客源,中央未見具體替代方案的時間表與指標;第二、對外拓市失衡:政府強調宣傳,卻欠缺「國別級」攻堅,對日市場的航空運能、同業通路與聯合促銷缺乏跨部會協作,歐美長程亦無整合推進;第三、國內政策優先序:在關稅、能源、治安、物價等議題綁架下,觀光被擺在後排,賴政府對旅宿與觀光服務業的關注與結構性投資不足,「被當末梢」成為業界共同感受。

話鋒一轉,林富男提出尖銳問題,「請問政府,這兩年到底對外實際爭取了哪一國的觀光客?」現況可見加碼香港與零星的北美宣傳,但對日本的系統性重建(航班運能、OTA與旅行社聯售、長天數深度產品)),以及面對中國市場長期缺席的「替代組合拳」(東南亞+韓國+中東轉機+郵輪等)仍未見明確KPI與時程。市場結構在變,政策卻停在「哪裡熱就貼廣告」的戰術層次,賴總統是否忘了觀光產業的存在?

林富男進一步追問政府有規劃嗎?本國航空公司長期把國人載出國,政府是否有策略與誘因,要求其同時把外籍觀光客載進台灣?從旅客體感看,班機座位外向型偏高,若不設計「帶回來」的指標與配套,國門只會成單向道路。

另外,他也點出旅宿業最缺的不是管理職,而是房務、雜務、外場服務員與廚房洗碗等基層熟手。「是沒工人 留不住」淡旺季落差與「一日化」旅遊型態,讓清掃換房與出餐節奏被擠壓到尖峰;沒有穩定班底,只能靠加班與臨工硬撐,服務經驗自然無法提升。同時,國旅雖創高,但當日來回比率攀升,直接稀釋旅宿入住與收益,進一步壓低薪資與培訓意願,形成惡性循環。林富男

林富男指出,花東受制於地震、颱風與交通彈性,旺季更仰賴穩定人力與備援;然而青年外流、生活成本上升,使在地勞動供給更薄。關鍵檔期一遇災損就「斷氣」,復原期又卡在缺工,業者被迫縮減接待量能,評價與回訪率跟著滑落。花東面臨的交通韌性與人力外流雙重壓力,究竟何時才能解?

林富男提出五點處方,強調從「末梢」治起,包括學徒制 2.0:中央/地方/業界共組學徒津貼與結訓加給,6至12 個月成才,建立區域人才池與證照體系;共聘共訓+高峰支援庫:以生活圈打造跨店人力調度,旺季救援、淡季輪訓,並建立「移地備援名單」;開放特定工種移工+銀髮回聘:在不壓低本地薪資前提下,針對房務、洗碗等缺口試辦短期名額,並擴大熟齡人力友善班表;留才配套:觀光熱區推員工宿舍、交通津貼與托育補助,降低青年從業者生活成本;把一日變兩日:把「主題×交通接駁×夜間體驗」打包,聯手縣市推出過夜誘因,先從台中山區、花東縱谷、恆春半島三條示範線做起;對接國航與 OTA 販售「過夜型」產品。

林富男也提醒政府別再「自我感覺良好」,交通部長陳世凱9月11日公開表示,國旅如果很慘,為什麼這些飯店一直在投資?「這就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旅遊熱不等於旅宿旺,香港客階段性居前,不是勝利而是主力市場空缺的代償。沒有補上第一線人力、沒有重建日本與中長程市場的路徑、沒有以KPI驅動的對外招商與航網策略,台灣觀光只會在短線數字上「看起來還行」。林富男強調,「治標靠行銷,治本靠人。請先把末梢神經救回來,再談整體服務品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