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新北市淡水區和八里區的「淡江大橋」合龍儀式在16日舉行,傍晚時分淡江大橋旁絕美的「落日餘暉」美景因此備受矚目,別具特色的橋體設計和明豔動人的夕陽交織成一幅風景畫,讓淡江大橋成為北海岸新景點。對此,公路局說明,淡江大橋由知名建築師Zaha Hadid(扎哈・哈迪德)團隊設計,秉持「設計不打擾夕陽」理念,才達成美景與交通便利兩不誤成果。
淡水在地社群和媒體報導中經常見到攝影愛好者傍晚時分在淡水河口捕捉「淡江大橋與夕陽」完美融合的畫面,更有網友盛讚夕陽餘暉下的淡江大橋「橋體如畫」,讓淡江大橋與夕陽成為近期熱門的攝影主題,淡江大橋也因此成為遊客眼中值得朝聖的北海岸新景點。
現正最夯:公務員請假增訂3天「身心調適假」 自10/10正式施行
針對淡江大橋成為北海岸熱門景點,公路局說明,其實在103年行政院核定建設淡江大橋前,公路局就已經針對橋型設計辦理「國際競圖」橋型評選,且競標內容明定須考量是否會擋到夕陽和影響在地生態。國際競圖投票過程中,更邀請到5位在地方文史工作者參與,最後選擇Zaha Hadid(扎哈・哈迪德)團隊設計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設計。
公路局分享,Zaha Hadid團隊所設計的淡江大橋橋體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設計時,Zaha Hadid團隊特別模擬12處淡水河畔觀賞夕陽的景點,確保無論春夏秋冬,橋體都能與夕陽相融。設計橋體時,公路局還針對紅樹林、水鳥飛行和水鳥生態等三大議題辦理研究專案,最終以雲門舞集「靜謐的舞者」為理念,將主橋塑造成舞者雙手向天書展的藝術品,成為兼顧美學藝術、自然人文、環境保育和交通的設計方案。
此外,淡江大橋主跨距達到450公尺,全長920公尺,橋面設置雙向各5公尺寬的人行與自行車道,且橋體在設計時,就刻意將主橋塔位置定在淡水測,避免夕陽被阻隔,讓行經淡江大橋的旅客不僅能在淡水端和八里端欣賞落日之美,還能站上淡江大橋這座開放的空中觀景平台,欣賞淡水落日時海天一色的絕美景致。

公路局說明,淡江大橋在設計初期就將夕陽位置納入考量。 圖:公路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