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眾近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建議將國、高中上課時間延後至上午10點,下課維持下午4點,希望藉此改善學生長期睡眠不足問題並提升學習效率。該倡議已獲得法定人數支持,教育部未來將展開討論。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今(15)日受訪表示,看到倡議通過法定門檻,「樂見倡議團體與教育部有很多開放的溝通可能性」,因為近年來確實觀察到高中生壓力沉重。她指出,在多元入學制度下,孩子們普遍感到教育改革並未真正貼近減壓需求,因此開放討論十分必要。

全站首選:柯文哲交保撤銷!北院今重開羈押庭 律師分析「此結果」可能性較大

不過,她也提醒,若課程時數與內容必須按照課綱全數完成,延後上課恐怕會變相增加上課時間,甚至需要調整108課綱,「這才是更務實的問題」。

陳培瑜坦言,不能簡單以「贊成或反對」來回應,因為不同地區學生情況差異極大,花東、離島或都市學校的需求都不盡相同。

陳培瑜進一步強調,這幾年觀察到不僅高中生,大學生的身心壓力也相當沉重,因此總統賴清德才會提出「身心健康支持方案」。她說,作為母親與立委,關注的並不只是上課時間,而是「孩子的身心健康議題到底能透過哪些方法解決」,這才是更全面的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