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醫師黃軒提醒,不規律的三餐可能對骨骼造成嚴重影響。他引用日本一項追蹤92.7萬人、為期2.6年的超大型研究指出,跳過早餐會讓骨折風險增加18%,晚餐吃太晚則會讓風險增加8%,涵蓋脊椎與髖部等重大骨折。黃軒表示,研究結果令人震撼,顯示錯誤的吃飯時間也會威脅骨頭健康。

黃軒說明,研究團隊分析發現,不吃早餐的人常因維生素D攝取不足,長期導致骨質疏鬆與修復能力下降;而晚餐時間過晚會干擾睡眠,提升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造成氧化壓力上升,使骨頭分解加快。他形容骨骼「就像沒時間休息的工地,長期耗損卻無法好好修補」。

全站首選:柯文哲交保撤銷!北院今重開羈押庭 律師分析「此結果」可能性較大

黃軒解釋,部分族群更需特別警惕,包括經常失眠、抽菸過多、BMI偏高或缺乏運動的人,因這些因素都會加速骨質流失或降低骨密度。他提醒,如果同時符合兩項以上,就應更加注意三餐規律,並強化骨骼保養。

他表示,骨質疏鬆絕非老年人的專屬問題。這份刊登於《Journal of the Endocrine Society的研究》(2025, Nakajima H. et al.)證實,飲食時間與骨骼健康息息相關。養成「規律三餐、避免太晚吃」的生活習慣,長遠來看比許多人想像的還要關鍵。

黃軒強調,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可能影響長遠健康。他建議提醒身邊朋友時,不妨換句話說:「不是怕胖,是怕骨頭斷了!」這樣更能讓人理解規律飲食的重要性。他也呼籲大眾重視飲食與作息的協調,才能有效降低骨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