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部9月9日正式掛牌,30歲羽球奧運金牌得主李洋披掛上陣,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部長。他肩負的社會期待是將體育改革帶入新局,讓選手不再困在派系與舊體制。然而,熱烈掌聲落下,迎面而來的是台灣體壇長年形成的「三頭馬車」──中華奧會、全國體總與台灣省體育協會。這三大組織各據一方,盤根錯節,人事網絡更是以高齡長老為主,世代交替困難,成為改革的最大難題。

全國體總是最引人關注的一環。現任會長葉政彥已高齡86歲,外界原以為他將功成身退,卻傳出仍有意續任,或者扶正秘書長王景成。熟悉體總內部的聲音透露:「接班人名單早就排好了,外人很難介入。」桃園幫多年來已深度盤據體總,權力運作幾乎固化。這樣的傳言,很可能在9月23日即將召開的第九屆第九次理事會上進一步發酵。

精選報導:運動部是獻給運動員的禮物 賴清德前鋒照曝光:不會讓李洋孤單

全國體總會長葉政彥。 圖:翻攝自田徑協會官網

根據體總對外流出的會議通知,會議由會長葉政彥主持,張國祚、黃志雄等副會長與數十位理監事齊聚一堂。名義上是例行會議,但真正焦點被指向「會長接班」與「人事安排」。理事被要求於9月12日前繳交提案,內容卻不公開,恐將淪為密室協商。熟悉內情人士直言:「這場會議根本是黑箱,重點不在討論改革,而是誰坐上位子。」9月23日,將成為外界檢驗體總是否持續老人治會的重要觀察點。

與此同時,國際奧會近年大力推動「幹部年輕化」,要求奧會主要職務須年齡在75歲以下,以避免長老壟斷、強化世代交替。但諷刺的是,台灣體壇高層卻幾乎清一色是七十歲、八十歲的「老人政治」:葉政彥86歲仍想續任,奧會副主席蔡家福69歲被視為下任主席熱門,省體協的鄭錦洲也已70歲,依舊是基隆幫的靈魂人物。國際標準要求年輕化,台灣體壇卻反其道而行,讓改革顯得更加艱難。

中華奧會的情況同樣耐人尋味。副主席蔡家福政商背景深厚,長期活躍於體壇與公共事務,如今更被點名可能接下奧會主席。掌握台灣國際參賽資格的奧會,對選手生涯的影響力不言而喻,但當國際奧會要求領導層年輕化時,台灣卻仍可能迎來另一位接近七十歲的老將坐上最高位置。

台灣省體育協會則是另一個盤根的樞紐。雖然省政府早已裁撤,但省體協依舊存在,並且憑藉基隆派系的力量維持影響力。鄭錦洲多年盤據其中,現已年屆70歲,仍被視為「基隆幫」核心人物。體壇人士直言:「省體協雖然名義上邊緣化,但資源和人脈還是掌握在他們手裡,地方選拔、補助要不要過,還得先看基隆幫臉色。」

再加上國體幫透過國立體育大學系統輸送人馬,三大組織與各派勢力形成盤根錯節的結構。表面上是體壇多頭並進,實際上卻是各據山頭,互有盤算。比賽名額、補助分配、協會職位,常淪為各方角力的結果,運動員與基層教練的聲音反而被壓縮。

李洋上任後提出「全民運動落實」、「協會治理透明」、「保障選手權益」三大方向,但若無法突破奧會、體總、省體協這些高齡長老主導的網絡,改革可能淪為空談。體育界內部人士私下感嘆:「部長再年輕,終究要面對這些七十、八十歲的老前輩。三頭馬車各拉一邊,要推動新局談何容易。」

運動部長李洋。   圖:高逸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