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共持續加大對台軍事施壓力道,且美國也示警中國將在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的準備。不過,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re)本月3日發布報告表示,雖然「統一」仍是中共長期對台海的主張,未來亦是如此,但是受限多種現實狀況,使得中共武統台灣屬「極度不可能」。因此報告建議,美國應適度降溫對台海危機的過度渲染,並減少以「中國武統台灣」為前提的防務資源投入。
根據史汀生中心公布《重新思考威脅:為何中國不太可能侵略台灣》(Rethinking the Threat: Why China is Unlikely to Invade Taiwan)報告指出,不論從政治、軍事、經濟、乃至於戰略層面去審視,北京短期內武力犯台可能性都非常低,因為攻打台灣非但無法快速得手,反而會因技術進步與國際聯合阻力,同時美國持續軍援台灣,讓北京侵略成本與風險日增。
現正最夯:(影)葡萄牙里斯本知名地面纜車「榮耀升降機」脫軌!至少15死18傷
報告指出,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闡明,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同時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全體中國人神聖職責。不過,武統台灣之前有諸多現實因素需要考量。包括武統台灣失敗恐讓中共統治正當性喪失,進而動搖政權穩定性;除此之外,一胎化、糧食自給率不足、以及以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都讓北京發動對台戰爭都將面臨極大挑戰,一旦失敗恐將萬劫不復。

在軍事層面,報告書還指出,倘若中共決定入侵台灣,那麼解放軍登島即會面臨諸多困境,包括登陸城市會引發城市戰;若選擇在鄉野地區登陸,只能在缺乏掩蔽的稻田中部署軍備,對其極為不利。此外,台灣山多平地少環境,也會給解放軍進攻產生重大障礙。更重要的是,中美雙方均擁有核武,核衝突風險高,為最強阻絕手段。
雖然就現實層面評估,中共直接入侵台灣可能性極低,不過報告書也指出,北京更可能採取「脅迫外交」(coercive diplomacy)方式,例如海上封鎖、網路攻擊等。其主要目的是透過這些手段迫使台北做出政治讓步。

報告同時呼籲美國,不應在假設性的「武統威脅」下無限擴張軍備。實際上,國會版《國防授權法案》已編列10億美元,用於強化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但研究員質疑,這樣的作法應建立在真實的威脅評估之上,而不是出於恐慌而造成的資源浪費。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成立於1989年,是美國華盛頓的非營利、非黨派智庫,以推動國際和平與安全為宗旨。該中心強調「務實追求理想」,結合學術研究與政策實務,聚焦於安全戰略、貿易科技、氣候資源、人類安全與治理等領域。代表性專案包括北韓研究平台「38 North」。史汀生中心以跨國合作與創新政策建議聞名,並曾獲麥克阿瑟基金會創意與效能獎,長期位列國際知名智庫前列。

史汀生中心3日發布報告表示,雖然「統一」仍是中共長期對台海的主張,未來亦是如此,但是受限多種現實狀況,使得中共武統台灣屬「極度不可能」。 圖:翻攝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