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祭出高關稅後,中國隨即以稀土出口管制為武器,上談判桌與美國周旋。彭博社(Bloomberg)稍早刊登1篇分析報導,指中國15年前就曾經用過同樣的招數,日本採取手段成功地將對中國稀土倚賴降到50%,美國不能只將重點放在解決國防部門的狹隘需求,更需要注意到私部門才是稀土的最大消費者。

早在2010年日本與中國因為釣魚台發生衝突時,中國便曾限制稀土出口。彭博社的報導指出,當時美國國會授權的一項政府研究就重點指出,中國在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使其擁有影響全球供應和價格的力量。分析顯示,重建美國稀土供應鏈可能需要長達15年的時間。15年後的今天,華府並沒有重建稀土供應鏈,反而讓中國利用稀土當籌碼來和美國談判關稅停火。

持續更新:日本研判印度對中國仍有警惕 若印中俄合作問題很大

報導指出,日本在2010年約90%的稀土供應依賴中國。在東海爭端之後,東京的政策制定者採取了一致行動。

彭博經濟研究經濟政策主管甘迺迪(Chris Kennedy)表示:「日本啟動了由經濟產業省(METI)領導的全面應對措施。」 該措施包含四個步驟:「來源多元化、回收、降低強度和尋找替代品」。

由於缺乏國內稀土資源,日本積極與海外盟友合作。日本採取的措施之一,就是資助與稀土元素的主要來源地澳大利亞的合資企業。總部位於珀斯的萊納斯稀土有限公司(Lynas Rare Earths Ltd.)每隔幾年就會獲得資金注入,最近的一次是在2023年。

長期以來,東京都政府也習慣與私人企業協調整體商業策略。經濟產業省(前身為通產省)因其在塑造日本戰後出口激增中所發揮的作用而聞名。官員協助協調稀土供應商和用戶,立法者頒布法律改革,以加速進口並發展戰略儲備。投資和研究則致力於減少需求和建造回收基礎設施

曾在拜登和川普政府時期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並曾在國務卿馬可·盧比奧的政策規劃團隊工作的甘迺迪表示,日本也受益於擁有世界一流的稀土磁鐵和電機製造商,並努力維持這一市場集群的凝聚力。甘迺迪說道,「他們採取了全政府參與的方式,並與業界密切合作。」

結果,日本成功地將對中國的稀土依賴度削減至60%,並計畫在2025年底降至50%以下。

彭博社的報導指出,中國成功地利用稀土迫使川普坐上談判桌,暴露了美國準備不足。

甘迺迪表示,儘管五角大廈確實採取了措施來解決國防薄弱環節,但過去十五年,其努力往往「未能觸及更廣泛的工業基礎」。 「這是一個明顯的區別,也讓那些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解決這些問題的人感到沮喪。」

從汽車製造商到科技巨頭,私部門才是稀土的最大消費者。如今,中國重新開放了稀土出口管道,這些公司可能沒有動力改變其購買模式。

川普政府確實邁出了非同尋常的一步:五角大廈對MP Materials公司進行了4億美元的股權投資,這家公司的歷史源自於加州曾是世界上最豐富的稀土礦產地。

但甘迺迪認為,僅憑這一點並不能解決美國的脆弱性。他表示,國防部仍將專注於其「狹隘的需求」。以國內為中心的策略也未能充分利用美國盟友和合作夥伴(例如澳大利亞)的資源和能力。

甘迺迪說,「我們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只要更具成本效益,美國公司就會繼續從中國購買金屬和磁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