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Cheap拍片討論「大罷免為何慘敗」,觀看次數突破176萬,再度引發支持與反對「大罷免」兩派論戰,難道大罷免所代表的價值只有政治攻防和柯建銘下台不下台?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在網路節目《矢板明夫Newtalk》中分析,台灣經過這麼多年和中國的分割,文化DNA已經有所改變,長期生活在台灣的人,早已不覺得自己中國文明的一部分。

矢板明夫舉例,大阪萬國博覽會有中國館和台灣館,中國館是在正中間、最大的,遠看就是甲骨文,是悠悠五千年、孔子指導世界的宏大敘事,中國喜歡把小事情大而化之,「你看我們中國多偉大、正是中國的敘事」。

全站首選:批林欽榮作偽證 柯文哲:林俊言敢辦京華城案是因聽信林欽榮

矢板明夫認為,中國把自己想像是雄鷹,實際上是禿鷹,形象非常不好,很多所謂的莊嚴、盛大的情形,都是用宣傳堆積出來的,所以詞藻很華麗,但是實際的情況很脫線,「我不覺得台灣人很自卑」。

中國問題專家宋國誠分析,中國強調的是文化沙文主義、大國沙文主義,中共大而醜,台灣小而美,但中國人台灣人這種二元認同的選擇太狹隘,乾脆就說我們是世界公民,是全球華人之一,不必一定要陷入到那種統獨式的台灣人中國人的二元認同陷阱當中。

中國問題專家宋國誠分析,中國強調的是文化沙文主義、大國沙文主義,中共大而醜,台灣小而美,但中國人台灣人這種二元認同的選擇太狹隘,乾脆就說我們是世界公民,是全球華人之一,不必一定要陷入到那種統獨式的台灣人中國人的二元認同陷阱當中。   圖:截取自YouTube/矢板明夫 New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