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藝術節」系列展覽從今(26)日起至31日迎來壓軸場,在國立台灣美術館二樓多媒體講堂外走廊登場的是水墨書畫家袁之靜(號曉然)的《大塊噫氣》。展覽於,以「詩、書、畫、印」交融的形式,為首屆藝術節畫下悠遠而深邃的句點。
主辦單位表示,「大塊噫氣」出自《莊子·齊物論》。「大塊」是天地,「噫氣」是自然呼吸。袁之靜將此意象轉化為創作核心,筆墨之間既承載文人畫傳統的「氣韻生動」,又回應當代對自然、生命與心靈的追問。她以墨色為骨、淡彩為韻,在層層疊染的線條中,經營光影與留白,使畫面在虛實之間流動,既靜謐又充滿動態張力。
現正最夯:快訊》出門帶傘!8縣市大雨特報 氣象署:2縣市雷雨一小時
展覽主視覺作品《應無所住》,以水墨與淡彩交錯,似夢似醒,將莊子哲思化為心靈對話;另一件《虛實之間》則運用黑白交錯與自動性技法,營造多向詮釋的空間,觀者甚至能隨意旋轉畫面,在不同角度間發現新的意境。這些作品不僅展現「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格局,也延續袁之靜40餘年創作一以貫之的精神:以心運筆,借墨言志。
總策展人賴慕芬指出,本屆八方藝術節自5月由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的《時光。印記》揭幕,以版畫與油畫展現「時間的痕跡」,至今歷經歐美、非洲與台灣藝術家的接力展出,終以袁之靜的文人水墨收束,首尾呼應,將傳統美學與當代視野連結起來。「國美館提供展覽空間,支持多元文化與新住民藝術家的交流,讓藝術節得以成為跨國、跨域對話的平台。」

「八方藝術節」系列展覽從今(26)日起至31日迎來壓軸場,在國立台灣美術館二樓多媒體講堂外走廊登場的是水墨書畫家袁之靜(號曉然)的《大塊噫氣》。 圖:唐復年/攝
東勢區新住民服務區點阮芳鴛團隊,身著自製藍染服飾擔任開場表演。 圖:唐復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