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國房市泡沫化,引發「房地產違約潮」、「大量爛尾樓」等問題。中國房地產巨擘恒大集團、碧桂園等開發商接二連三爆發財務危機,有著2.4兆人民幣(約新台幣7.3兆元)債務黑洞的中國恒大今(25)天正式從香港交易所除牌,結束其長達約16年的上市歷程。其巨額債務究竟由誰來承擔,以及數十萬套爛尾樓的屋主該何去何從,成為各界最關注的焦點。
中國恒大昔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地產商,市值一度高達港幣3700億元(約新台幣1兆4430億元),創辦人許家印更曾榮登中國首富寶座。然而中國房地產市場萎靡不振,2021年恒大爆發財務危機。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對恒大發出「清盤令」(強制清算),中國恒大開始停止交易。在此之前,中國恒大股價已經來到每股0.163元,市值縮水僅剩21.52億元。
持續更新:「嫌人類擋道?」中國短跑機器人撞操作員 網友笑:首例「被機器人傷害的人類」
中國恒大本月12日發布公告,指由於未能達成港交所提出的復牌條件,且股份交易自停牌以來未能於2025年7月28日前恢復,港交所最終決定取消其上市資格,公司將於8月25日正式除牌。中國恒大也在公告明確表示,不會對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取消其上市地位的決定提出覆核,等同於正式接受退市結果。中國恒大已在今日早上9點起從香港交易所下市,宣告其股票交易時代落幕。
隨著中國恒大退出港股市場,外界聚焦恒大高達2.4兆人民幣(約新台幣73兆元)的巨額債務將由誰來承擔,以及遍佈全國、數十萬戶尚未完工的爛尾樓將如何處理。有分析認為,恒大的龐大債務可能會由4類債權人承擔,包括各大銀行與中小金融機構、供應商、投資恒大理財產品的投資人及恒大的海外債權人;至於未完工建案的交付前景黯淡,大量中國屋主恐怕只能自認倒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