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策投資銀行4日發布的「2025年度設備投資計劃調查」顯示,在美國關稅政策收緊的背景下,日本大型製造業企業正加速調整全球供應鏈策略。調查結果顯示,高達42.6%的企業計劃「縮減」在中國的生產與出口業務,顯示出為降低供應鏈風險而進行的重大戰略轉型。

調查數據指出,僅有10.7%的企業表示將「擴張」在中國的業務規模;但受輸入美國高關稅影響,25.6%的企業選擇「擴張」美國市場。日本國內,35.7%的企業傾向「擴張」業務,僅10.4%選擇「縮減」,凸顯製造業回歸本土的趨勢。此外,印度因其經濟活力吸引了16.7%的企業計劃「擴張」,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也成為企業布局的重點地區。

當前熱搜:謝步智觀點》烏克蘭為何連續攻擊俄境煉油廠、輸油管線? 原來有這5大好處

因為擔心中國製造的產品在美國市場面臨高額關稅,以生產印表機、掃描器等資訊周邊產品為主的「精工愛普生」(Seiko Epson)公司為例,已將部分投影儀與機器人產品的生產線轉移至菲律賓及日本本土,以確保成本競爭力。專家分析,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持續攀升,結合疫情後的挑戰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促使企業將分散風險作為首要考量,積極尋求更穩定的全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