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課徵20%關稅,為台灣產業投下變數,引發各界對產品輸美成本增加與企業獲利受損的擔憂。儘管電子五哥等大廠目前主力產品AI伺服器暫未受此次關稅影響,但產業鏈的目光已共同轉向預計下週公布、針對半導體的「232條款」,該條款被視為後續衝擊的真正關鍵。

面對美國關稅壓力升高,台灣電子大廠逐步浮現兩大因應策略,一派選擇直接進軍美國建立在地生產據點,另一派則採取彈性全球布局,以強化抗壓能力。其中,英業達和碩動作最為積極,雙雙將據點落腳德州。英業達已於第2季拍板,計畫設立伺服器製造基地,貼近客戶需求並分散風險,預計下半年可望啟動小量量產。和碩則著眼AI伺服器與電動車雙引擎成長,同步推動北美產線重整,作為中長期爭取訂單的關鍵布局。

現正最夯:維持產業國際競爭力 政院下週送出「強化韌性特別預算」

相較之下,緯創仁寶則展現出高度機動的全球調度策略。緯創強調,其全球產能早已完成部署,與客戶共同設計多套彈性應對方案,表示「有好幾種局,好幾步棋」,可視需求迅速於台灣、東南亞、美洲與歐洲之間調整產線配置。仁寶則一方面評估在美設廠可能性,另一方面靈活運用分布於全球9國的製造據點,面對匯率與政策雙重變數,強調將持續保持高度警覺,滾動式調整經營方針。

廣達表示,現階段公司主力產品為AI伺服器,屬於本次關稅措施中的豁免項目,因此尚未受到實質影響。此次美方針對鋼鐵、鋁材與電子零件等產業的調整,對公司波及有限。廣達預定於本月中旬前召開法說會,屆時將說明下半年營運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