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今(1)日正式公告,台美貿易關稅將為20%。根據賴清德總統稍早的記者會說明,由於談判仍在進行中,該稅率可能屬於暫時性,後續仍有調降空間。時代力量指出,在談判尚未定案之際,政府有責任向國人清楚交代整體談判方向及可能影響,並提出三點呼籲。

首先,時代力量表示,經貿談判固然需要一定程度的保密,但政策方向必須向社會說明。目前對於對美投資策略或可能開放的進口領域,政府未曾鬆口,僅留下外界憑藉外媒報導推測。要守什麼?什麼可能要開放?時代力量認為,政府應明確交代談判的架構、核心目標以及可能涉及的社會衝擊,讓國人了解整體走向,及早評估風險與作出準備。

持續更新:美對台「暫時性」課稅20% 綠委肯定:政府守住農業貿易底線

再者,時力認為,關稅必然對出口產業造成影響,政府必須主動盤點衝擊、提出配套。政府應包括產業補貼、轉型支援、出口替代市場布局,以及對弱勢族群的協助。此刻,民間與產業界已自行評估可能風險,政府應該走在前面,及早與相關產業溝通,提出可行的支持方案。

時代力量呼籲,政府建立談判諮詢與定期回報機制。政府結合專家、產業界形成諮詢機制,定期向國會、國人說明談判進展,凝聚社會共識與信任。唯有資訊透明,產業界與全民才能成為政府談判的後盾,提升國際談判的籌碼與正當性。

時力指出,能理解外交與經貿談判必須保留策略彈性空間,但強調透明、適時的溝通,是政府取得社會支持的前提。

但是,時代力量仍呼籲,行政部門應立即展開政策說明,兼顧談判保密與民主透明,提出產業與社會的因應機制,才能有效降低風險、保障產業競爭力,守護人民的經濟與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