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近日再度祭出新一輪關稅政策,對此,信報財經新聞總編輯鄧傳鏘以一篇題為《乾隆皇帝與川普國王》的文章,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對此也發表觀點,並對比中美兩國的社會差異後直言,「川普不會是另一個乾隆皇帝」。
謝金河引述鄧傳鏘在文中指出,1790年乾隆皇帝八旬,當時中國擁有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體。乾隆自詡「十全老人」,盛極一時。然而,也是這點使清朝國力日漸空虛,最終步入積弱不振之境,直至八國聯軍、北洋艦隊潰敗,留下歷史的轉折與警訊。

文章將當今的川普比擬為「美國的乾隆皇帝」,認為其權力不斷擴張,甚至「為所欲為」。特別是針對中國發動的關稅戰,鄧傳鏘甚至認為,美中角力已到轉捩點,美國可能正步入國力失落的關鍵時期。
謝金河則補充指出,觀察中國這些年科技領域突飛猛進,從電動車、碳化矽材料到AI與機器人應用,皆展現令人驚艷的實力。黃仁勳對中國AI人才的肯定,以及近期泡泡瑪特、小米等品牌的市場表現,也印證了中國在部分產業的快速成長。
不過,中國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嚴峻。他指出,中國房地產泡沫尚未解除、消費市場內捲嚴重、青年失業率飆升,皆為潛藏風險。此外,中共高層權力鬥爭與資訊不透明,使得外界難以洞悉其政局全貌,「框住中國的『禁錮咒』是體制的集權和專制」。
謝金河強調,川普權力再大,也會受到任期限制,接下來期中選舉,如果川普選不好,川普也會跛腳。這半年來,美國社會有很多反川普的抗爭,「這個現象如果出現在中國,抗爭的人很快會消失。」
他指出,決定國家強弱興衰,最大的元素是許成鋼教授說的「制度基因」。乾隆時期在位60年,又當太上皇5年,在權力過度集中的情況下導致創新停滯。反觀美國稱霸世界,一直以來從石油美元,金融美元到科技美元,美國從鋼鐵時代到矽時代,「到今天為止,美國依然是老大!川普不會是另一個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