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日前刊登一篇標題名為「美國正在流失東南亞」的文章,主題著重在闡述為何美國在東南亞的盟友逐漸轉向中國

美國追求與亞洲夥伴「趨同」

今年六月初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上,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以「印太的新趨同」(New Convergence in the Indo-Pacific.)為題發表演講。隨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七月份時在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也口徑一致的提到「美國與亞洲主要夥伴的關係『更加趨同』」,理由是與日本和韓國的關係有所改善,連同北約與印太地區之間的安全聯繫也獲得強化。

同樣的在七月,布林肯在阿斯本安全論壇(Aspen Security Forum)上再次重申「從未見過美國與歐洲夥伴和亞洲夥伴在俄羅斯和中國的態度上如此趨於一致」。

事實上美國一直在亞洲流失重要的地位

美國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研究員郭晨熹(Lynn Kuok)主筆的文章提到,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在今年的民調中詢問受訪者,如果被迫在兩者之間選擇時,東協應該與誰結盟時,大多數受訪者選擇的是中國而不是美國。這是自 2020 年首度提出此問題的問卷調查以來,受訪者首次選擇中國,這也反映出北京對東南亞影響力日增。

對美國的支持率下降應該會給將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的華盛頓敲響警鐘,尤其是在關鍵戰場印太地區所作的調查。東南亞就位居於印太地區的地理中心,同時也是美國的兩個盟友(菲律賓和泰國)和幾個重要夥伴的所在地。如果美中之間發生全面衝突,設有美軍軍事基地的菲律賓和新加坡將會特別重要,但即使沒有戰爭,中國在東南亞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仍會削弱美國參與雙邊和多邊事務的能力,並達到戰略效果。許多東南亞國家並非民主自由國家,該國政府不見得會實施反應民意的外交政策。

不過,近年來,美國在東南亞的耕耘取得了一些成功。包括加強與菲律賓的關係,並在 2023 年獲得四個新軍事基地的使用權,美菲兩國關係更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從2020年開始就針對美中影響力在東協國家之間的競合與消長做調查。資料來源/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作圖/報呱

除此之外,美國事實上在東南亞其他國家的表現更糟。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在 2020 年做了民意調查(上圖),其中一題問道:「如果東協被迫與其中一個戰略競爭對手結盟,它應該選擇哪一個?」結果有 50.2% 的受訪者選擇了美國,49.8% 的受訪者選擇了中國。該機構連續幾年一直針對同樣的問題及相同的受訪者國籍比例做調查,在 2023 年,有 61% 的人選擇美國,39% 的人選擇中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汶萊、印尼、寮國、馬來西亞和泰國的表現都低於整體平均值。而到了 2024 年,有 50.5% 的人選擇中國,49.5% 的人選擇美國,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東協國家受訪者裡較受青睞的選擇。

美國在菲律賓(83% 的受訪者選擇美國,而不是中國)和越南(79% 的受訪者選擇美國)仍然獲得很高的支持,並在新加坡(62%)、緬甸(58%)和柬埔寨(55%)獲得堅實的支持。但從 2023 年到 2024 年,只有菲律賓、新加坡和越南這三個國家的受訪者更傾向於與美國結盟而不是與中國結盟,而且增幅很小。

這裡浮現出一個問題,美國流失的支持度最終都轉化成為中國的收益。也就是說,東南亞許多國家的受訪者(包括政府官員),其中包括美國的兩個盟友之一(泰國)和美國印太戰略尋求加強關係的四個夥伴中的兩個(印尼和馬來西亞),根據現在的報告顯示,如果被迫與其中一個戰略競爭對手結盟,他們將選擇中國而不是美國。

儘管該問卷沒有詢問受訪者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但如果看到令一個問題,詢問受訪者選擇他們最關心的三個地緣政治問題時,近半數的受訪者將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排在最前面,有 40%,超過了將地理位置更接近的南中國海爭端。

美國在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中失去的支持最為嚴重。美國對以色列的大力支持可能會使天平傾向有利於中國的一端。

應受譴責而未譴責 是疏忽?還是金援的力量?

郭晨熹文中提到,印尼外交官對美國在近期的加薩戰爭中的立場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一位馬來西亞高級外交官更簡單地表示:「我們將因為加薩而選擇中國」。另有一名馬來西亞高級官員解釋道,儘管馬來西亞長期以來奉行不結盟外交政策,並且一直批評美國的中東政策,但對以色列和美國的憤怒程度卻日益增加;許多馬來西亞人現在正在抵制美國食品和消費品牌。相較之下,人們對中國的看法越來越好。

▉ 柬埔寨

而在柬埔寨方面,受訪者傾向與美國結盟,但這種偏好自 2023 年以來下降了 18%,有鑑於柬埔寨政府堅定支持中國,這一民調結果顯得令人訝異。但作者提到,在今年三月他在柬埔寨訪問當地民眾時,在地民眾表示他們重視美國對民主的支持。然而,即使是那些高度評價美國的人也無法指出,除了對民間團體的支持之外,美國有為柬​​埔寨做出什麼具體貢獻。

今年六月,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訪問柬埔寨首都金邊,雙方就加強國防關係進行會晤,但這種加強與柬埔寨關係的嘗試遠遠落後於北京與該國的交流。2019年,柬埔寨與中國達成協議,允許中國軍隊獨家進入泰國灣沿岸的雲朗海軍基地,為中國提供戰略和後勤優勢 —— 儘管金邊和北京都否認中國將利用該基地進行軍事活動。中國同時也在柬埔寨經濟中也扮演著巨大重要角色。

跟據負責促進和便利投資的柬埔寨政府機構「柬埔寨發展委員會」稱,五月份中國投資佔柬埔寨融資總額的近 50%;美國佔不到百分之一。 八月,柬埔寨破土動工了一條由中國資助、耗資 17 億美元、連接金邊和泰國灣的運河。

▉ 越南

儘管華盛頓可能會宣揚美國與越南的關係升級,但自 2008 年以來,中國一直享有同等水準的夥伴關係。中越兩國宣布了 36 項新的合作協議,河內發表了一份關於外交關係的聯合聲明,該聲明堅持了中國所希望的表述:即「中越命運共同體」,但出於擔憂,河內多年來一直迴避使用這一措辭。

▉ 寮國

寮國年輕人在中寮鐵路萬象站搭乘高速列車前的自拍。圖/Xinhua

西方媒體經常報道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的債務陷阱,但「一帶一路」計畫因其為受援國帶來的成長和發展潛力而受到東南亞的普遍歡迎。今年 1 月,東協外長在寮國龍坡邦(Luang Prabang)舉行決策會議,討論並商定東協今年的議程。作者認為美中之間在這裡沒有任何影響力競爭的跡象,因為光是中國的影響力就滲透到了當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龍坡邦是寮國一處世界遺產的千年古老優美小鎮,這裡是寮國的文化和精神中心。2023 年 4 月一條貫穿龍坡邦、連接寮國和中國的「一帶一路」鐵路全面開通以來,不但為當地帶來觀光收益和振興在地產業,有許多當地居民還是第一次搭乘火車。

隱性成本

中國在東南亞日益增長的影響力阻礙了美國在該地區進行雙邊和多邊交流以取得戰略效果的能力。最明顯的例子是東協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謹慎態度 —— 儘管北京去年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採取了越來越激進的行動,但東協並未發表任何點名批評中國的聲明。

美國在東南亞地區流失的支持度也影響了其在其他議題上的地位,無論是在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還是在中東政策上獲得支持。國家利益確實決定了一個國家在任何議題上的立場。華盛頓呼籲全球對俄羅斯公然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做出更強而有力的譴責 —— 這損害了所有國家的利益 —— 但東南亞國家大多對此置若罔聞。同時,東南亞國家裡許多人重複俄羅斯或中國關於戰爭的敘事重點。

什麼是「俄羅斯或中國關於戰爭的敘事重點」?

有許多人認為美國在外交政策上有雙重標準,而且在對中問題上存在自利的目標,削弱了其獲得更多支持的能力。當許多東南亞人在檢視美國時,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在國內功能失調、在國外推行赤裸裸的自利議程的國家。

郭晨熹認為,為了重新獲得東南亞的支持,美國應避免誇大與亞洲夥伴的趨同性。強調趨同敘事,顯示華盛頓缺乏對美國在東南亞地位下降的認識,更嚴重的是,顯示出東南亞地區在美國外交政策中被忽視。華盛頓也應該認識到,儘管東南亞各國政府,特別是那些與中國爭奪領土和海洋主張的國家,可能會對北京在南中國海的行徑感到不滿,但這些爭端並不構成他們與中國關係的全部 —— 即使對菲律賓來說也是如此。

「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從2018年起,每年發表「亞洲實力指數」(Asia Power Index),評量亞太相關國家的資源、影響力等指標,分析26個國家地區現有的實力分布,並追蹤隨時間變化的實力平衡改變。從圖片視覺上即可看出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已經幾乎要輸給中國了。圖/報呱製圖

華盛頓必須加強與該地區的經濟交流:對東南亞國家來說,經濟就是安全。在上述民調中,詢問受訪者誰是在東南亞「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大國」時,近 60% 的受訪者選擇了中國,而美國則落後 14%。

美國國防部長最近訪問柬埔寨後,應加強經濟對外發展,包括擴大貿易和投資。去年從父親洪森手中接任的柬埔寨首相洪馬內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能說流利的英語。華盛頓有機會結束十年來的緊張關係,並利用這些聯繫與金邊進行戰略接觸,以對抗中國在柬埔寨快速增長的影響力。

郭晨熹的文章最後提醒,美國必須集中精力回應中國明顯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及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例如,許多東南亞人很難理解為什麼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有必要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 100% 的關稅。東南亞各國政府擔心華盛頓不必要地對抗,會引發美中衝突,或進一步打擊為他們帶來好處的現行經濟秩序。

美國如果希望反擊中國的假訊息,就必須解決這些假訊息能引起共鳴的根本因素。中國將美國描述為加薩走廊「膽怯的戰爭販子」;我最近採訪過的許多東南亞人,包括非穆斯林,都表示這種描述在他們的認知中是正確的。然而,如果不是華盛頓自己面對加薩危機所採取的立場使然,這樣的描述就站不住腳,華盛頓支持或至少默許了以色列最嚴重的暴行。

美國奪回在東南亞失去的陣地將是一場艱苦的戰鬥。

東南亞國家將繼續在美國和中國之間試圖避開風險,但華盛頓所面臨的挑戰是將東南亞國家與美國持續交流的意願轉化為戰略利益。此外,美國在亞洲面臨的問題並不是美國獨有的。如果東南亞與美國的關係出現破裂,那將是愚蠢的。美國提供的安全保護傘為該地區帶來了和平與繁榮。如果沒有美國的強大存在,該地區的戰略選擇就會縮小,要求中國採取更好行為的能力也會縮小。

美國在東南亞面臨的許多困難並非獨一無二 —— 美國如何贏得全球南方世界國家的支持,特別是中國積極拉攏的發展中國家,或至少阻止其進入中國的軌道。此外,東南亞對美國戰略尤其重要,因為它位於華盛頓的優先事項地區中心。畢竟,美國與中國的戰鬥終將在印太地區決一勝負。

引用新聞來源:
2024/09/03 Foreign Affairs America Is Losing Southeast Asia
Lowy Institute Asia Power Index 2023 Edition
2024/08/14 CSIS U.S. and Chinese Soft Power and Influence in Southeast Asia
2024/06/17 中央社 過半東協民眾首度傾中 美對東南亞策略迎挑戰

作者:謝時/報呱主編

本文轉載自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