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週四(22日)公布,四月份國內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平均利率為 2.214%,比三月份的 2.111%上升 0.103個百分點;也是自 2009 年元月以來、近16年半新高。
國內五大銀行分別為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華南銀行以及第一銀行。對於五大銀行放款利率上漲,央行指出,主要是因週轉金貸款利率較三月上升所致。若不含國庫借款,本年四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2.216%,亦比三月的 2.166%上升 0.05個百分點。
話題延燒:台積電美國子公司5月致函美商務部籲豁免半導體關稅 信中內容曝光
觀察今年來五大銀行新增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可發現,今年前三月呈現一路下滑,從一月 2.119%,二月下滑至 2.117%,三月更下探2.111%;而四月受到周轉金貸款利率上升影響,回升至 2.214%、一舉超越去年底的 2.141%。
利率受到多重經濟與政策因素的影響,其中較為核心的國內因素,包含像是央行的貨幣政策來調控貨幣供應量、基準利率來影響整體市場利率;以及當國內物價水平快速上升時,利率往往會隨之提高,以避免資金購買力進一步削弱。另外,市場的供需情況也會影響利率走勢。當資金供應過剩時,利率往往下降;反之,當需求大於供應時,利率則上升
國際因素方面,則當國際市場利率上升,國內利率通常也會隨之調整,以維持資本流動平衡。

國內五大銀行四月新承做放款平均利率來到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