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南韓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李在明18日在電視辯論表示,南韓無須太深入介入中國和台灣的爭端,外交部林佳龍今(19)日表示,外交部密切注意韓國總統大選,國家領導人會影響外交政策走向,不過地緣政治也有比較長期穩定的結構。競選前、競選中跟競選之後的說法與政策走向之間也看到一些調整。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處理外交部預算凍結案,林佳龍也出席。

當前熱搜:就是要核武? 不跟美國妥協了! 伊朗 : 無論談判如何 濃縮鈾活動都會繼續

李在明去年3月國會大選前曾批評時任總統尹錫悅的外交政策,「為何要刺激中國,就說聲『謝謝』,對台灣也說『謝謝』,這樣不就好了」,還稱中國跟台灣的問題如何發展「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而他18日在電視辯論稱,南韓無須過度介入台海爭端,「我們須根據國家利益做各項決定,而若發生這類危機,我們必須與中國和台灣的意外事件保持距離。我們可與中國和台灣都相處融洽」。他說,替他貼「親中」標籤非常不恰當。南韓不應該把籌碼全部押在美韓聯盟,處理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很重要,儘管南韓必須與美國和日本安全合作。

民進黨立委陳俊宇質詢時說,目前民調大幅領先的國會最大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曾稱台海是中國和台灣的內政問題,與韓國無關。如果李在明順利當選,韓國政策可能有所轉變。

林佳龍說,外交部密切注意韓國總統大選,國家領導人會影響外交政策走向,不過地緣政治也有比較長期穩定的結構。競選前、競選中跟競選之後的說法與政策走向之間也看到一些調整。

林佳龍說,任何執政者都要承擔外交政策的後果。他們對於韓國大選結果密切關注。不同情形會相對因應。最主要也是在印太第一島鏈,不管日本、台灣、菲律賓、韓國都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朝鮮半島與台海之間的情勢是互相連動的,所以,美國的印太司令部也基於這樣,進行很多溝通協調,台灣也是這裡面第一島鏈防止威權擴張站在第一線,韓國也是。

陳俊宇也憂慮韓國如果向中國靠攏,林佳龍說,台韓除了地緣政治關係很密切,經貿上整合分工也日益加強,韓國也因為過去跟中國簽了自由貿易協定,造成他們產業很大負面衝擊。反而台灣在全球布局沒有那麼依賴中國市場。但是在半導體供應鏈,「我們從競爭到合作關係都有。不過,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台韓也是休戚與共,既競爭又合作。在文化交流、觀光旅遊也是非常密切,我們還是把它當作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希望協同一起維護印太第一島鏈的和平與穩定發展。」

對於台美關稅談判,林佳龍會前受訪說,都順利進行中。由鄭麗君副院長統籌,美國是由貿易代表署,現在也進行議題細部討論中,就是配合雙邊節奏希望極力爭取以最低的關稅,這對於台美產業上的合作、供應鏈是互補的,這非常重要。

對於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到梵諦岡與參與新任教宗良十四就職典禮,林佳龍說,這次陳建仁參與新教宗良十四就職典禮,表達致賀,也會面非常多國家元首。大家也很關心台灣半導體產業在歐洲的投資,這也說明台灣整個半導體產業是深耕台灣、布局全球,除了在美國加強投資外,歐洲、日本也全球布局,當然這個供應鏈形成是整個歐盟都會進入半導體供應鏈,這也是政府推動包括中東歐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及歐盟其他先進國家荷蘭、英國、法國都有很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