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台灣人熱愛赴日旅遊,甚至頻繁往返。有網友指出,每次從日本返台,總因台灣的市容、建築景觀及汽機車噪音而感到失落,因此發問若有機會在日本工作生活,大家是否會考慮。
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每次結束令人愉悅的日本之旅,降落台灣前,他總會湧上一股難以言喻的失落,映入眼簾的是盡是鐵皮屋和突兀的水塔,返家途中沿路看見盡是龜裂的地磚和狹窄的人行道,不時要閃躲障礙物,忍受行人地獄的環境,市容皆是突兀的鐵窗和誇張的招牌。
此外,台灣的汽機車喧囂聲顯得格外刺耳,更讓他懷念起日本的寧靜,為了提升生活品質並精進日文,原PO考慮赴日工作。然而,考量到年過30且日文僅有N4程度,讓他好奇其他網友從日本旅遊歸來後,是否想在日本工作。
貼文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日本台灣各有優劣,「想去就去啊,不去也很難知道自己喜不喜歡,但必須得說旅遊和工作是兩個概念,不用把日本想得太好,也不用把台灣想太壞,各有優缺,本來就是蜜糖毒藥」,鼓勵原PO勇於嘗試,「有機會就去,洗一下經歷也很好」「想去就去唄,也沒人攔著你。反正不管是什麼地方看到的永遠都只是一小部分,真實的樣子要在那邊一長段時間才有可能知曉」「有條件就去試試看吧,青春無價,但現實總是殘酷的」。
但也有網友勸他清醒一點,「旅遊跟工作差蠻多的吧,還要考慮很多現實層面」「會想在日本生活,但不覺得有辦法在日本生存」「日本只適合旅遊,不適合工作」「旅行都是看到好的一面吧,工作的話會看到比較多負面的東西」「旅遊可以,工作不行,身邊好多去日本工作的朋友最後都回來了」,有人甚至認為日本職場壓力更大,「如果台灣職場讓你覺得不好生存或是壓力很大,日本可能會讓你更痛苦,下班後你必須陪主管喝酒應酬哪怕你發燒也要去,那種上下層的職場氛圍,是很難適應的」。
曾在日本工作生活過的過來人則潑冷水,戳破日本生活的粉紅泡泡,「我覺得想去就去吧,我29歲終於願意放棄台灣的一切跑到日本讀書,然後工作,也默默的生活2年半,有時候想太多只會局限自己,但必須說,稅真的扣很重,房租也會貴,除非你夠熱愛日本,否則會很痛苦的」「我在日本工作跟生活過,只能說我愛台灣,在日本生活過就知道,台灣真的很好」。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