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日前首次證實有一顆「極地行星」以垂直軌道環繞一對雙星系統運行,根據歐洲南方天文台(ESO) 16 日發布的新聞稿,天文學家利用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發現一顆名為 2M1510 (AB) b 的系外行星,其運行軌道與宿主雙星互繞的平面呈現垂直角度,達 90 度。

這對被稱為 2M1510 的雙星由兩顆年輕棕矮星組成——棕矮星的質量介於氣態巨行星與最輕的恆星之間,無法進行穩定核融合,因此不具備恆星資格。由於兩顆棕矮星彼此會相互遮蔽,從地球觀察時會出現掩食現象,因此這也是目前已知僅有的第二對由棕矮星組成的食雙星(eclipsing binary)。

先前雖有理論指出行星可能在極地軌道上運行,但缺乏實際觀測佐證,此次的發現讓 2M1510 (AB) b 成為第一顆已確認在極地軌道繞行雙星的系外行星。

英國伯明罕大學教授阿莫里・特里奧德(Amaury Triaud) 表示:「一顆行星以極地方式圍繞兩顆棕矮星運行,這是令人震驚且振奮的發現。」

特里奧德與團隊早在 2018 年首次注意到這對棕矮星,當時原本目的是尋找適居行星。後來他們注意到雙星軌道出現異常擾動,進一步推測出第三個天體的存在。

本次研究主導人、伯明罕大學博士生湯瑪斯・貝克羅夫特(Thomas Baycroft) 表示:「我們逐一排除所有可能,最後唯一與觀測數據吻合的解釋,就是有一顆行星正以極地軌道繞行這對雙星。」

他補充道:「能參與這項證實罕見軌道結構存在的研究,讓我感到無比興奮。」

特里奧德強調,這項發現是「科學中的幸運驚喜」,並指出:「這不只是天文學的突破,更讓人類社會看見宇宙中不可思議的多樣性與可能性。」

完整研究成果已刊登於 4 月 16 日的《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