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伊朗於本週六(12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展開多年來最高層級的核談判,旨在解決伊朗日益升高的鈾濃縮活動所引發的國際關切。此次會談由美國總統川普特使史蒂夫 · 魏科夫(Steve Witkoff)與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 · 阿拉格齊(Abbas Araghchi)分別率領代表團參與。然而,雙方對談判形式存在歧見:川普主張直接對話,伊朗則堅持透過阿曼居中斡旋的間接談判。
川普政府強調,伊朗不得擁有核武,並警告若談判失敗,伊朗將面臨「巨大危險」。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 · 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儘管美方偏好外交解決方案,但「所有選項都在桌上」。與此同時,伊朗方面對談判持保留態度,並未排除提出暫時性協議的可能性,例如暫停部分鈾濃縮活動、稀釋 60% 濃縮鈾庫存,以及擴大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檢查權限,作為美方解除部分經濟制裁的交換條件。
此次談判背景為局勢緊張的中東地區。以色列對伊朗支持的哈馬斯與真主黨進行軍事打擊,美國則對伊朗支持的也門胡塞武裝發動空襲,並加強在中東的軍事部署。此外,伊朗的經濟困境加劇,通脹率高達30%,貨幣大幅貶值,對外資與制裁解除的需求迫切。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呼籲對伊朗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主張仿效 2003 年利比亞的全面解除核計畫模式。然而,川普政府似乎傾向於聚焦於防止伊朗核武器化,而非全面拆除核設施。專家指出,若談判僅限於核武器問題,雙方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將提高。
儘管雙方在談判形式與內容上存在分歧,但此次會談被視為檢驗彼此誠意的關鍵時刻。未來數週的發展將決定中東地區的穩定與否,以及伊朗是否能夠擺脫經濟困境,重新融入國際社會。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 · 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儘管美方偏好外交解決方案,但「所有選項都在桌上」。 圖:擷自X帳號@IvankaNews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