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8日受訪拋出阿拉斯加能源投資計畫,點名台灣、日本、南韓等亞洲經濟夥伴,盼大家參與採購或融資,他說「這不僅能創造大量美國就業機會,也有助於縮小貿易逆差。」我政府知情官員指出,台灣基於3大戰略考量積極推動此案,包括能源安全、航運距離及指標意義,並已取得先機,在今年3月簽訂買賣投資意向書,接下來將持續與美方洽談擴大採購的合作細節,增加後續關稅談判的有利因素。

外界關注台灣政府何時開始因應美方「縮小貿易逆差、擴大投資美國」訴求,本刊調查,去年底川普當選後,行政院台美經貿工作小組隨即啟動盤點台美可擴大合作項目,在「擴大對美採購」部分,除民間原有的農訪團、工業採購團外,還包括中油公司等國營事業對美採購天然氣、原油等計畫,此外,研擬在阿拉斯加投資天然氣開採,也是當時就已盤點的重點計畫之一。

據悉,台美經貿工作小組去年底向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回報阿拉斯加一案並獲支持,隨後兵分四路,兼任台美經貿工作小組召集人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跨部會統合此案進度並研擬戰略規劃,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協助督導意向書內容研擬,經濟部長郭智輝繼續盤點擴大採購項目並緊盯中油推進合作案進度,外交部長林佳龍提供戰略規劃建議、強化與阿拉斯加州長鄧利維(Mike Dunleavy)的直接溝通聯繫,並協助安排鄧利維來訪行程。

知情官員告訴本刊,府院高層定調要積極促成此合作案,有三大戰略考量,第一,分散能源供給來源及確保能源安全,本來就是政府重要的政策方向;其次,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合作案有其地理位置優勢,未來將成為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設施中,距離台灣最近的供應來源,無需通過巴拿馬運河,可有效縮短航運時間、降低航程風險,對於提升台灣天然氣供應穩定性有很大的幫助;第三,此案是我國國營事業對美擴大投資的指標性個案,有其戰略意義。

在台美經貿工作小組、國安外交體系共同努力下,終於促成今年3月鄧利維訪台,見證台灣中油公司與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公營公司(Alaska Gaslin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AGDC)簽署「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Alaska LNG)買賣暨投資意向書」。

儘管台灣已提前部署、並實際簽署採購合約,但川普3日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仍對台灣課以32%重稅,知情官員表示,對等關稅計算公式是全球標準一致,且從美方官員近期談話可清楚得知,阿拉斯加天然氣計畫是川普政府高度關切的亞洲地區合作案,並視為可能影響關稅談判的因素之一,台灣已取得先機,早在去年底就提早啟動戰略布局,並於3月具體簽署買賣暨投資意向書,接下來將持續與美方洽談擴大採購的合作細節,增加後續關稅談判的有利因素。

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灣時間今(10日)凌晨1時許宣布對75國的新一波對等關稅暫停實施90天的行政命令,此期間大幅降低對等關稅到10%,同樣立即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