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俄羅斯在 18 日於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美俄會談,這場雙邊會談為莫斯科帶來了一定的外交實質成果。俄方長期以來將烏克蘭戰爭描述為「北約對俄國的侵略」,此次會談則進一步強化了此一論述,也使俄羅斯在國際舞台上獲得一定程度的正當性。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在會後表示,俄美雙方將逐步恢復大使館的正常運作,這意味著自 2018 年俄國前間諜謝爾蓋·斯克里帕爾(Sergei Skripal)遭毒害而引發大規模外交驅逐事件以來,雙方關係開始有所回暖,這也被視為俄國逐步回歸國際秩序的前奏。

雖然俄羅斯希望促成川普總統與普丁的直接會談,但此次仍未能達成。川普政府雖然積極尋求美俄關係正常化,但面對國內外壓力,雙方領袖會晤仍無確切時間表。

此次會談的另一大重點是烏克蘭角色的缺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原定於 2 月 21 日前往利雅德,但得知美俄會談後憤怒取消行程,並強烈抨擊美國未事先告知烏方。他表示:「我們的夥伴怎麼看我們並不重要,但任何關於烏克蘭的協議都不能繞過烏克蘭。」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此會談表達強烈反對,質疑美俄是否正在醞釀一份對烏克蘭的不平等協議。 圖 : 翻攝自影片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克·沃爾茨( Mike Waltz )在利雅德會談後強調歐洲的重要性,稱歐洲並未被排除在和談之外。然而,數日前美國對烏克蘭和俄羅斯事務的特使基斯·凱洛格( Keith Kellogg )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公開表示,由於 2015 年歐洲的外交失敗,未來烏克蘭和平談判將不包括歐洲,導致歐洲國家開始自行籌劃應對方案。

歐洲各國對此感到不安,尤其在美國防長近日公開表示「美國不再是歐洲安全的主要保障者」後,許多歐洲國家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防禦政策。英國首相施凱爾預計將於下週訪問華盛頓,與川普商討歐洲安全問題。

儘管利雅德會談為俄羅斯帶來一定外交成果,但烏克蘭前線戰事仍然膠著。俄軍的推進速度緩慢且代價高昂,但目前戰略態勢仍有利於莫斯科。而烏克蘭盟友間不確定性的增加,基輔的戰略處境變得更加艱難。

在沙烏地參加美俄和談會議的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左前)和俄方代表。   圖 : 翻攝自X / NEX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