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9日電)中國31個省區的2024年經濟數據已全數發布,雖然其中21省區的經濟成長率高於中央設定目標,然而若比較各省區自訂的年度目標,則有23省區未達標,其中不乏經濟大省。同時,有23省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成長幅度下降。

據經濟參考報、第一財經,中國2024年的經濟成長率達到政府工作報告設定的5%目標,根據近期31省區公布的2024年經濟運行情況,其中有21個省區的經濟成長率超過5%,高於中央設定目標。然而進一步分析,有23個省區並未達到個自訂的2024年經濟成長目標。

報導指出,6個經濟大省中,共有5省的經濟成長率超過5%。其中,廣東不但沒有超過5%,也未達自身訂下的5%目標,2024年的經濟成長率以3.5%作收。

據分析,廣東的經濟成長速度從2020年開始就持續低於中央設定目標,工業的低成長影響了省內的廣州與佛山經濟成長速度,連帶使得廣東的經濟成長率表現不佳。

經濟總量排名在16至31的省區,除了天津外,均未能實現各自訂下的2024年經濟成長率目標。其中,海南、青海、山西、黑龍江的成長速度,均低於年度目標2.3個百分點以上。

從2022年至2024年,黑龍江連續3年未達成目標,2023年經濟成長的速度為全中國最後一名,而2024年則為倒數第3。

這次發布的數據也顯示,超過2/3的省區人均可支配收入成長幅度下降。

據報導,相較2023年,2024年共有23省區出現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下滑。其中常年位於全中國前2名的北京、上海漲幅下滑最明顯。以上海為例,2021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為人民幣5795元(約新台幣2萬6000元),2022年增幅為1538元,2023、2024年增幅則分別為5224、3531元。

報導引述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分析,從國際比較數據觀察,中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總量中分配比例顯著偏低,是制約居民消費的長期重要因素。與此同時,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同樣不利於激發消費潛能。

至於今年各省區設定的經濟成長目標,報導提到,廣東、江蘇山東等14個省區將目標設定為5%;浙江、四川、河南將目標設定為5.5%;青海的目標為4.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