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來勢洶洶,美國新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大舉關稅旗幟,尤其對進口晶片徵收關稅的言論,引發市場關注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的股市反應,儘管台積電昨天(3日)跌破1100元,但今天(4日)已揚升,收斂跌幅。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最新投資報告中表示,關稅是短線衝擊,但台積電的技術優勢以及市場地位,將確保其持續領導全球半導體產業。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如果美國推出關稅政策,恐對台積電長期利潤率造成阻力。儘管這樣,大摩仍對台積電保持「增持」評級,因為其技術領導地位、人工智能所帶來的長期成長,以及低廉的估值。
摩根士丹利指出,關稅可能影響台積電的毛利率與長期獲利,在美國、台灣政府未釋出更明確的政策前,市場持續處於不確定性。不過,大摩強調,這些因素都未動搖台積電核心競爭力。
大摩表示,預計2025年美國客戶占台積收入的60%至70%。台積電2024年第二季度的分析師會議上,大摩詢問管理層:「誰將承擔新增的關稅?」他們回答是「客戶,而非台積電。」
大摩分析,美國的額外關稅將導致晶片客戶的成本增加。然而,如果美國對台灣半導體進口的關稅達到100%,且進口台灣半導體的關稅後,成本高於台積電在美國晶圓廠的價格,包括台積電的美國客戶,如:蘋果、輝達、高通。有可能更多因素會驅使台積電擴大其在美國的晶圓廠產能。「目前尚不清楚台積電和美國客戶如何分擔這筆費用。」
此外,市場關注美國政府對台積電晶圓廠的補貼政策的變化,對此,摩根士丹利表示,補貼僅占台積電在美國資本支出的10%,對毛利率影響不到0.5%,補貼變動的影響相對有限。
資料來源:aastocks.com、technice.com.tw、Morgan Stan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