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名為「諾西那生鈉」的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救命西藥,近日因其在中國的高昂售價引發廣泛爭議。這款藥物在原產地日本的售價僅為 125 日元(約合人民幣 7 元,新台幣 31 元),在美國售價為 25 美元(約合新台幣 817 元),澳大利亞的價格則為 41 澳元(約合新台幣 836 元)。然而,在中國市場,這款藥物的售價竟高達 70 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 3,137,383),價格相差達 10 萬倍。
有陸媒記者就此問題致電藥監局,得到的答覆是進口藥品的價格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決定。而發改委則表示,該藥未列入國家醫保目錄,屬於自費藥物,因此售價由「市場經濟」決定。然而,這一回應並未平息公眾的不滿,有評論認為相關部門在保障人民利益方面表現得過於冷漠和被動。
不少民眾對此表示憤怒,認為「市場經濟」不應成為藥品暴利的擋箭牌。有人直言:「這樣的市場經濟對國家和人民有什麼好處?」藥價飆升的問題不僅關乎患者的生命權,也挑戰著社會的公平正義。
面對如此高昂的藥價,有中國專家建議,政府應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例如,可安排國家藥企直接從日本採購該藥物,並以平價方式供應市場,以此倒逼奸商降低價格。同時,完善藥品價格監管機制,避免類似情況再度發生。
在中國市場,這款藥物的售價竟高達 70 萬元(約新台幣3,137,383),價格相差達 10 萬倍。 圖:翻攝自X帳號@fang_danie121